3月29日,在普定县猴场乡煤冲村辣椒种植基地,去年盘活的17亩温室大棚,热闹非凡,驻村第一书记何祥富穿着雨靴,蹲在沟里,熟练的拔着去年遗留的辣椒枝,俨然一副干农活的“老把式”,不一会,一垄地就拔干净了。另一边,其他村干部们正在检查辣椒苗的长势情况,把散乱的育秧盘放好。
煤冲村辣椒种植基地
“去年村里第一次尝试种反季节辣椒,产的辣椒品质好,销路也不愁,可以说很成功。今年就扩大规模,现在主要是管护,温度、湿度还有虫害都要注意,过段时间秧苗长出来就可以种了。” 何祥富介绍到,谁能想到,这些热闹的蔬菜大棚,在去年,还闲置着,长满荒草。而这个谈起辣椒种植头头是道的人,才接触辣椒种植没多久。
去年5月,何祥富受航空工业集团的委派,来到普定县猴场乡煤冲村担任第一书记。到村后,为更好摸清村情民意,带动乡亲们持续增收,助推乡村振兴。何祥富积极组织驻村工作组,先后访遍煤冲村11个村民组,每到一个村民组,他都组织召开村民小组会,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听取群众们关于村里发展的建议,并做好详细记录。
“我们村有大棚11000多平方米,但现在是闲置的,感觉有些浪费资源。何书记,你们看看能不能拿来种些什么,不要让它荒废了。”在开村民小组会时候,村民杨春贵向驻村工作组提了一个建议。
杨春贵提到的大棚是2019年由青岛对口帮扶投入75万元建设的,覆盖40户农户,按比例进行保底分红,主要用于本村产业发展,但建成以来,由于缺水、管护不当以及不了解市场等原因,在尝试种植多种蔬菜失败后,便闲置了下来。
村民们正在耕地准备之后的辣椒秧苗种植
在听取党员群众的建议后,何祥富决定在大棚开展反季节辣椒种植,先试验种植5亩。“大家都没经验,一下子大规模种,风险太大了,先尝试看看,积累经验。” 何祥富说。
由于资金不足,为节省资金,何祥富自己驾车,带上村干部们从村里到安顺市区购买种子、基质及其它农用物资。没有浇灌用水,他们到处找水管、借工具、学技术、铺水管,将水从附近的山洞引进大棚,这群不专业的“杂牌军”,正在干着一项“专业”的工作。在何祥富的带动下,村里的年轻人们也积极加入了这项工作,就连年过6旬的老主任谌贻品也不甘示弱,成为队伍里的“骨干人员”。
山水引进了种植大棚,暂时满足了种植需要。但是,好景不长,枯水季节水流变小,只能从很远的下游山沟抽水。原有的旧水泵年久失修无法正常使用,修理费又是一笔钱。航空工业风雷公司了解情况后,帮助村里修理好了水泵,辣椒“喝水”问题解决了。
村民们正在放置基质的育苗盘内放种子
花费了这么多精力,本以为之后会很顺利,但“倒霉”的事情接二连三,辣椒出现了病虫害,这群没有经验的村干部们懵了,何祥富四处请教专家,在贵州省科技特派员吴沿胜帮助下,病虫害的问题得以解决。好不容易盼到收获,长势良好的辣椒却因为天气原因被冻死不少。
“我们预计亩产2500斤,实际只有2000斤,虽然产量没达到预期,但也挣了点。” 何祥富感慨道。依靠辣椒挣了5万元,不仅如此,这5亩辣椒,还带给了村民们一万多元的劳务费,有效带动群众就业200人次,群众致富有了盼头,让大家对辣椒种植充满了信心。
“之前尝试中出现的问题,让我们有了更多经验。今年,我们光育苗就有200多盘36000余珠,有效带动村民务工共计260余人次。” 何祥富说,经过试种,何祥富和村干部们有了丰富的经验。今年,何祥富总结反季节辣椒的经验教训,准备扩大生产,把大棚全部利用起来,打造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带动村民发展辣椒产业增收致富。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郭黎潇
上一篇:
普定:织牢疫情防控网 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2022-03-30
下一篇:
满山尽是黄金芽 新茶采摘正当时
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