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擦亮乡村振兴底色,提高群众幸福生活指数。近来,普定县化处镇“实”字当头“干”字落地推进宜居乡村建设。、
强化组织保障。该镇成立了“化处镇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化处镇宜居乡村创建和深入开展乡村大扫除行动工作组”“化处镇宜居乡村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等机构,制定《化处镇创建宜居乡村暨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提升行动考核办法(试行)》《化处镇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等措施文件,促进了创建宜居乡村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制度,镇班子成员联系19个村(社区),实行化处片区、朵贝片区、水母片区包村,将责任层层细化分解。包村干部、村干部、驻村工作组深入一线,带头参与整治,不等不靠不推诿,使狠劲、动真格、下苦功,形成了全民动员、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有力确保了创建宜居乡村工作的顺利推进。
强化长效机制。为推进村级人居环境整治,促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该镇19个村(社区)、各站股室所,立足长远、结合实际建章立制,制定一系列能见效、见实效的相关方案,有效推进工作,逐步巩固整治成果,确保创建乡村宜居工作不停步。如:水井村、白果村、水母村等成立了清河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清河、护河专项行动整治工作。制定《化处镇‘小手拉打手’环境卫生常态化整治方案》《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自治公约》和《村规民约》,制定《化处镇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实施方案》《化处镇镇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工作包保责任制方案》等。
强化宣传发动。为提高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创建宜居乡村的知晓率,积极开展宣传动员。该镇结合镇村实际,打造“立体式”宣传格局。做到,墙上有宣传标语,空中有声音(利用“大喇叭”工程优势,每天早上7点到7点30分,下午6点到6点30分进行宜居乡村创建相关内容宣传),群众手中有文明创建的宣传册。结合偏远村组实际,通过召开动员会、院落会、院坝会,到群众中进行宣传、发宣传册,实现宣传面对面、对象全覆盖,确保每家每户知晓宜居乡村创建工作。
强化“干”字落地。一是做好门前三包,结合实际指导各村修订《村规民约》,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压实门前包保责任,加强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引导广大群众自觉爱护环境卫生,引导广大群众以户为主自觉开展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打扫。二是对标对表找差距,将“四清两改四严禁”拆分为十条标准,逐条与当前的各种环境乱象对比,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方式、整改时间和责任人,逐户进行清理整改。三是通过评比促落实,该镇结合实际,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进行相互监督评比推动宜居乡村建设。推行“红黑榜”制度。各村(社区)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宜居乡村示范点创建实施方案,各村积极开展示范户评比活动,并将评比结果纳入宜居乡村创建管理台账,建立“红黑榜”制度,针对严重“脏、乱、差”的农户纳入黑名单进行管理,每月对本村农户房前屋后、房内房外环境卫生情况等进行检查,大家相互比一比、看一看,转变过去被动打扫为现在的主动打扫,真正做到“模范要宣扬,脏乱要出丑,红黑榜要给力”。(普定县化处镇 韩兴和)
编审/王正祥
上一篇:
金华村:以果为媒带动采摘旅游热
2022-04-18
下一篇:
普定:“七步工作法”精准落地阻疫情
20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