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紫云自治县猫营镇狗场村贵州宜嘉众鑫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新建蓝莓种植基地,目之所及,皆是种下的蓝莓,一株株刚种下的蓝莓苗生机勃勃,长势良好。
2022年6月,紫云自治县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对2022年第二批中央财政衔接资金项目立项的通知》(紫乡振领办立〔2022〕3号),在产业发展类安排资金3000万元,用于发展蓝莓种植产业项目。
紫云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委托贵州嘉禾香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取SPV投资模式,与社会资本方贵州宜博食品有限公司组建的SPV项目公司——贵州宜嘉众鑫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蓝莓种植产业项目实施主体。
2022年8月,贵州宜嘉众鑫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迅速规划实施项目,建设蓝莓种植基地4662.9亩,其中:套种3000亩,净作(指单一种植蓝莓)1662.9亩。项目实施地点在板当镇和猫营镇,其中:板当镇1035亩,猫营镇3627.9亩。
“我们公司从去年11月份开始向村民流转土地,今年年初实施地块清理、开挖和起垄、挖穴和回填、品种及苗木选择、植苗、施肥、覆膜等工作。”贵州宜嘉众鑫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杨通云介绍,土地流转期限为20年,前5年的土地流转经费在使用土地前一次性付清,目前蓝莓种植已经基本完成,存活率达到90%以上。
蓝莓种植是特色生态产业之一。紫云自治县于2012年开始种植蓝莓,至2021年,全县蓝莓种植面积1.3万亩。
“紫云自治县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无论土质还是气候都非常适宜种植蓝莓,且当地群众有蓝莓种植经验,加上近年来紫云自治县蓝莓加工设施逐渐完善,发展蓝莓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杨通云介绍,项目建成后,农户通过务工,增加经济收入,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可得到进一步改善,还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从根本上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该公司蓝莓种植项目采用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拉长成熟采摘期以提高收益。种植鲜食品种2396.9亩(其中法新685.9亩,莱宝263.1亩,莱克西1447.9亩),加工品种2266亩(蓝雨688亩,南大282.8亩,灿烂798亩,粉蓝497.2亩)。按目前栽培技术及植株本身挂果率,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9000余万元。
“从土地开挖以来,我们的用工量都很大,人多的时候一天140人同时务工,每天要支付务工费10000多元。”杨通云说,蓝莓种下之后,就需要精心管护,除草、浇水、修枝、施肥等是常态化工作,每年都会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可解决部分群众就业问题。
发展种植蓝莓产业是利民产业,一棵蓝莓树种下去,收益是30年到50年,这是个一次性投入长期收益的项目。杨通云信心满满,他表示,发展一个产业能带动一方经济,公司将竭尽全力种好、管好、发展好蓝莓产业,带领当地老百姓一起致富增收。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伟 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