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镇宁,满山青翠,硕果盈枝,樱桃、蜂糖李、芒果、火龙果、百香果等“甜蜜”产业“接二连三”,蓬勃发展,生机盎然与静谧悠然在这里完美交融,铺陈出一幅抬眼有青山,俯身有绿水,产业与生态协同并进的美好画卷。
镇宁“520”火龙果基地 王元虎 摄
产业如何生态化,生态如何产业化?镇宁自治县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维度中谋定思变、抢抓机遇,把生态的绿色宝库变成群众的绿色财富,以蜂糖李、樱桃、火龙果、芒果、百香果“五朵金花”为核心的特色水果优势产业向绿而生、逐绿而进,交出了一张“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高质量发展生态的答卷。
生态底色绿意盎然
地处滇桂黔石漠化区的镇宁,石漠化面积大、分布广,特别是位于南部片区的六马、沙子、良田、简嘎等乡镇,长期面临山多土少,土地瘠薄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的发展难题,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导致这些地方出现“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现象。
打邦河流域优美的自然风光 陈友权 摄
面对问题,迎难而上,主动出击。多年来,镇宁持续采取封山育林、封山护林、人工造林保护生态,严禁毁林开荒、砍柴、放牧、开山取石、放火烧山等有力措施治理石漠化。同时,全面落实“林长制”,进一步推进各类造林项目,精心实施好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经过多年治理,镇宁全县水土流失及隐患明显下降,南部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改善,全县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的41.89%提高到2022年的65%以上,成功创建贵州省森林城市、贵州省第一个园林县城。
山上与山下同治,治山与理水同步。镇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全面落实河长制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河湖日常管护、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多方式开展水生态修复等举措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守护镇宁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如今的镇宁,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绿水青山触手可及,良好的生态基底正成为镇宁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生态优势正逐步转化为发展红利。
产业追绿处处新
绿,在眼前。路,在何方?
如何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正是破题之选。镇宁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乡村发展的关键,着力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持续厚植绿色生态“家底”。
打邦河流域种上了连片果树
镇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县域南片区海拔350至800米,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湿暖共节等特点,非常适宜水果生长。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保护与发展的道路上,镇宁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与气候优势,以青山绿水为“底色”,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蜂糖李、樱桃、火龙果等为代表的精品水果产业,培育打造了北盘江河谷万亩精品水果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区、蜂糖李产业示范园区、打帮河特色水果农业示范园区等省级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好资源”转化为“好钱景”。
为持续推进水果产业绿色发展和提质增效,镇宁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强化技术服务保障,通过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技术,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深入推进优势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等申报,不断做优果品,做强品牌。
圆润饱满的蜂糖李挂枝头
好生态种出好产品。2017年“镇宁樱桃”“镇宁蜂糖李”先后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9年 “镇宁蜂糖李”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1年“镇宁蜂糖李”入选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2022年“镇宁蜂糖李”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如今的镇宁,荒山变成青山,青山“长”出金山,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三方效益的有机统一。2022年,镇宁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48.4万亩,实现产值27.28亿元。
芒果丰收果农笑
如今的镇宁,“甜蜜”事业发展势头强劲,特色优势产业正在向优发展中强链补链,镇宁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优势与经济优势相互转化之路。
书写绿水青山新画卷
绿色,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色,亦是镇宁高质量发展精品水果产业的底色。
群山环绕、碧水相拥,美丽的乐运河穿村而过,流水潺潺,沿河而建的休闲长廊,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走进良田镇乐运村,一幅生态宜居的景象瞬间映入眼帘。
致富村碰柑和脐橙挂满枝头
“曾经的荒山也种上了蜂糖李、四月李等,很多人靠李子挣到了钱,生活越来越好。”村民陈文和感叹道。
不止乐运村,盛夏时节,在镇宁六马镇致富村,漫山遍野的李树、芒果树郁郁葱葱,为青山绿水增添了别样的风采。
“这些年村里很多人种蜂糖李和芒果,靠种水果家家户户盖上了小洋房,买了小轿车,现在条件好了,很多人家都装上了空调。”致富村党支部书记卢丹开心地介绍这些年村里的变化。
生态与经济并重,山绿与民富共赢。乐运村、致富村的变化正是这些年镇宁奋笔勾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水果产业的缩影。
果农采摘樱桃
今年4月,6.3万亩镇宁樱桃“抢鲜登陆”,年产值近5亿元。
6月,22万亩镇宁蜂糖李“甜蜜”上市,年产值近30亿元,带动1.5万农户6.5万人走上致富路。核心产区六马镇凭借蜂糖李产业发展在2021年、2022年连续上榜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名单。
7月,2.7万亩芒果“如约而至”,火热上市。
简嘎乡百香果种植基地
不久,火龙果、百香果等水果也将“轮番上阵”,精品水果的“果果相连”,为实现乡村振兴,推动镇宁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只此青绿”山水间,逐绿前行谱新篇。从“甜如初恋”的樱桃到“甜如蜜”的蜂糖李,从金黄的芒果到红彤彤的火龙果……“甜蜜”产业的“接二连三”正是镇宁书写“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答卷的生动实践,带领着镇宁老百姓奔赴更加美丽富足的未来。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黎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