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黔同心,携手同行。随着东西部协作帮扶工作的不断深化,广州市花都区持续加强医疗帮扶力度,自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以来,相继选派医疗专家团队入驻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工作,助力医院多个科室专业领域提档升级。今年9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再次选派两名专家带着新理念、新业务、新技术入驻该院,为建设健康关岭注入全新活力。
刘志成正在查看患者病情
在关岭县人民医院的急诊科病房里,来自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刘志成正在查看患者病情。作为该院第三任挂职副院长,在今年9月6日到岗后,他接过医疗帮扶的“接力棒”,迅速进入角色,快速投入工作,在极短时间内便将此前的帮扶进度和医院的详尽情况了解清楚,并初步制定了下阶段的帮扶工作方向。
刘志成在为科室医护人员开展临床培训
“在接下来的帮扶工作中,我将把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完毕,加强关岭基层卫生院服务胸痛病患的培训力度,提升基层胸痛临床诊疗技术,同时持续做好‘传帮带’工作,把自己所掌握的医疗技术尽可能的留下来,不断夯实东西部协作医疗帮扶的成果。”刘志成如是说。
同刘志成同期来到关岭县人民医院的还有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肾病学科的腹膜透析专科护士黄丽秋。此次她带着结肠透析和腹膜透析护理技术来到关岭,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特长,从医疗技术、人才培训等多个方面开展帮扶工作。
黄丽秋正在为科室护理人员开展培训
“结肠透析技术能够有效缓解慢性肾衰竭的病症,具备效果好、费用相对较低的优势,对患者而言更加经济实惠……”在该院全科医学科培训室内,黄丽秋正在给科室护理人员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在她到岗之后,医院立即购买了结肠透析机和腹膜透析机各一台,并让黄丽秋全身心投入到相关护理技术的培训中,切实做好“传帮带”工作。
“黄丽秋老师来到科室之后,马上着手开展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的培训工作,经过这段时间的培训,科室的相关临床诊治与护理水平提升明显,有效推动了结肠透析和腹膜透析医学护理技术的进步,不仅改善了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新技术还有利于患者的安全,实现了院、科、患三赢的新局面。”该院全科医学科护士长曾艳丽提及黄丽秋到院后的帮扶成效,言语之间满是由衷的感谢与尊敬。
据了解,关岭县人民医院的结肠透析和腹膜透析技术是上一任挂职副院长曾德望带来的新技术,但由于医院缺少相关护理技术的辅助支撑,让两项新技术一直无法投入到临床应用中,而黄丽秋的到来恰好弥补了相关护理技术空白,让新技术得以顺利落地见效。
黄丽秋正在为科室护理人员开展培训
“通过开展业务学习讲座、护理技术培训和临床实践演练等方式,让同事们扎实掌握相关知识,并成功将结肠透析和腹膜透析技术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上,做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黄丽秋表示,在教与学“双向奔赴”的过程中,科室相关护理服务水平获得很大提升,在接下来的帮扶工作中,她将实打实做好“传帮带”工作,把自己掌握的护理技术完完全全留下来,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和两地东西部协作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截至目前,来自广州市花都区的新一批医疗帮扶专家人才已全部到岗,他们跨山越海接续帮扶力量,不断探索创新帮扶新模式,持续加速医疗人才培养力度,为推动关岭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