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是贵州六大工业产业之一。7年来,王壹一直致力于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也因此入选全球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记者走进贵阳学院,带大家一起了解科研工作者王壹的故事。
38岁的王壹是贵阳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名教授,最近他刚刚到天津大学跟岗学习,回到贵阳第一天,就立马组织实验室成员开会。王壹告诉学生:“去学习这段时间,我们学院跟天津大学的老师有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大家汇报一下各自的实验进度,争取后续的合作。”
王壹,左一
2017年,内蒙古小伙王壹通过贵州人才引进,跨越两千多公里来到贵阳。通过实地走访,他发现贵州汇聚了不少新能源材料企业,也让他确定了研究方向——锌离子电池研发。王壹告诉记者:“新国发2号文件、‘电动贵州’,明确指出要加快新能源电池基地的建设。锌在咱们国家储量是很丰富的,结合贵州磷、锰资源,锌离子水系电池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它的好处是不会有易燃易爆的危险,理论容量也比较高,相同重量下锂离子电池充一次电可以跑400公里到500公里,锌离子电池可能是跑700公里到800公里。”
为了寻找锌离子电池材料的最佳性能,几年时间,王壹测试了上百种材料,不断摸索电池合成条件。
2021年,王壹研发出一种新型高容量的锌离子电池钒基正极材料,并总结出构筑稳定锌负极以及组装新型电池结构的一系列方法,科研成果多次发表在国际主流期刊上。2022年、2023年,王壹接连入选全球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和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百”层次人才。
提起荣誉,王壹说:“成绩属于过去,我只是做了一点点工作,任重而道远。”他告诉记者,基础研究是一个吸收再创造的过程,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是贵州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下一步,希望将研究成果跟贵州省六大产业紧密结合,凝聚团队力量,并于领域的其他学者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针对新能源电池的某一点上集中发力,不断把技术迭代,把科研问题逐步解决,提升贵州的科研水平。在基础研究上跟贵州当地企业结合,让科研成果离实际应用更进一步。”王壹说。
来源:动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