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哨声声,声入人心。一捏一揉,一顿勾勒与描绘,一块普通的泥巴就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各种造型。轻轻吹来,呜呜的响哨声似乎让人听出了浓浓的乡音。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桐梓泥哨,从吹在山野无人识到直播间里声声鸣,桐梓泥哨第四代传承人姚德波用他的匠心独运,玩转泥巴的同时也传承了非遗文化。
捏制、开哨、修整……不到10分钟,一个栩栩如生的龙形泥哨半成品便展现在人们眼前。桐梓县桐梓记忆商业街的一间工坊里摆满了形态各异的十二生肖系列泥哨,桐梓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桐梓泥哨制作技艺传承人姚德波正在其间精心制作着他的宝贝“泥疙瘩”。“制作泥哨的过程中要注意捏制的造型,比如我现在手上这个龙,要注意(它的)眼睛,还有鼻孔、开孔、纹路,一定要注意,不然就缺乏了一些美感。”
姚德波正在制作泥哨
桐梓泥哨是流行于黔北地区一带的民间玩具,据《桐梓县志》记载,桐梓泥哨,最早出现于清朝时期,距今有近300年历史。其制作需历经选土、揉泥、捏制、开哨、修整、烧制、彩绘等10多道工序。成品泥哨最小5厘米左右,通过吹气孔和回气孔,可以吹出清脆的声音。
曾经就读于美术专业的80后匠人姚德波对泥巴艺术有着自己的热爱和坚持,2018年以前,姚德波一直耕耘于陶瓷领域,不断辗转于北京、湖南等地学习最新的陶瓷技艺。
正是这10年的漂泊经历,让姚德波对泥土特性、造型艺术以及烧制工艺有了自己的理解,也为后来他创新桐梓泥哨技艺奠定了基础。
201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姚德波结识了桐梓泥哨第三代传承人姬建强,也开启了自己学习制作桐梓泥哨之路。“桐梓泥哨对于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同样是源于泥土的艺术。陌生的是,这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着它自己的工艺秘密和文化内涵等待我去探寻”。
小小的泥哨,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以及民间艺人代代相传的匠心。跟随姬建强学习期间,姚德波认真对待每一个制作环节。从每一个泥哨的形象、美感、神态、韵味到最后的色彩,每一步,姚德波都力求完美。不到2个月,有着深厚陶瓷技艺的他就系统地掌握了桐梓泥哨的制作技艺。在姚德波看来,制作一个好的泥哨,选择泥巴十分关键。“我们挑选泥的时候质量很关键,一般采自于大山里面2米以下的泥,没有杂质,而且很细腻。但是纯一种泥巴是不行的,它耐不住高温,所以我们选择的泥巴从最开始单一的泥巴到现在复合型泥巴,这些就结合了陶瓷捏泥巴的一种方式。”
在泥哨造型塑造上,姚德波不断刷新着自己的艺术创造力。他并未被传统泥哨的固有造型束缚,而是在深入领会传统造型背后文化意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题材上,不仅包括传统“十二生肖”,还有各种人物、动植物等,更衍生出冰箱贴、汽车挂件等文创产品。
从无人问津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和喜爱,桐梓泥哨也让姚德波越发深知到这项非遗的独特魅力,也激起了他心中“要让更多人了解这项非遗和将其传承好的决心。姚德波在不断研究制作技艺的同时,也在创新推广方式,他会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向网友讲解桐梓泥哨制作过程和吹奏方法,也会在固定的时间去到桐梓县的几所学校,向学生们讲解和传授制作技艺。
姚德波说,网友和学生们对桐梓泥哨的喜爱和学习热情让他看到了这项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希望。让非遗文化“吹”进更多热爱者的心中,在姚德波看来,这就是最好的传承。“接下来,我将继续努力,在传承泥哨中创新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桐梓泥哨,将这一古老的非遗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动静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