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贫困村”蝶变“示范村”——息烽县大洪村的逆袭发展之路

2024-11-28 19:12:10    来源:   息烽县融媒体中心      
初冬,夜的帷幕还未完全铺开,息烽县石硐镇大洪村村委会文化广场上已开始热闹起来,在一曲曲独具特色的竹竿舞曲中,村民们跳着或舒缓或欢快的舞蹈,让这个小山村的夜晚显得格外温暖动人。这样和谐欢乐的景象,如今已成为大洪村村民生活的常态。

图片

然而,以往的大洪村,并没有眼前看到的美好景致和热闹景象。
地处息烽石硐镇西部、与修文县接壤的大洪村是一个以苗族、布依族人口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海拔1250米、森林覆盖率逾70%。该村辖10个村民组398户1168人,其中布依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1%。
大洪村因地势低洼易遭洪灾而得名,后来在政府部门的治理下,洪灾问题得到解决。大洪村也曾因交通不便、水资源缺乏、产业基础薄弱等因素先后被纳入国家级贫困村、贵阳市特别困难村。提及过去的大洪村,当地人直摇头:“这个寨子太穷了,大多数人住的都是土墙房,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吃穿都成问题,更别说有啥休闲娱乐活动。”

图片

作为曾经的国家级贫困村、全市特别困难村,今天的大洪村已然告别贫困,升格为息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洪样板”。
“大洪村的巨大变化还得从10多年前说起。”大洪村党支部书记陈昌翠说。十多年来,大洪村从深度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贵阳市人大常委会的结对帮扶支持下,通过科学制定规划、发展基础设施、聚焦特色产业、抓实农村“五治”工作等多项举措,走出一条生态和谐、产业鲜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特别是从2017年起,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定点帮扶石硐镇大洪村,并连续派驻驻村干部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奋战,使大洪村产业发展快速推进,民生事业大幅上升。”

图片

图片

“我们把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机统一,努力做出特色、做出成效、做出亮点。” 大洪村党支部书记陈昌翠介绍。
为了发展好农业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石硐镇紧密结合大洪村地理、土壤和气候等资源条件,在2015年积极引进中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大洪村发展猕猴桃产业。经过连续多年的深耕细作,中康公司以大洪、中坝2个村为核心种植猕猴桃4800亩,息烽中康猕猴桃园跻身为省级农业园区,“弥天大圣”品牌声名鹊起。

图片

在中康公司的带动下,大洪村依托“公司+农户+村集体”模式,因地制宜探索发展特色产业,种植500余亩青脆李、南瓜100余亩。如今,大洪村已实现特色产业覆盖所有村民组、所有脱贫户,以产业带动就业,人均增收11000元。
图片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洪村群众的文体生活愈加丰富。农闲之余,每到傍晚时分,村民们就集中在村委会广场跳竹竿舞,打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六月初六,大洪村“两委”组织开展大型文娱活动,举办对歌比赛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村民载歌载舞庆祝美好幸福新生活。

图片

回望发展历程,大洪村好戏连台、捷报频传、成效明显,实现从“贫困村”到“示范村”的华丽蝶变。2016年,大洪村退出贫困村序列;2019年,大洪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并获得贵州省乡村振兴示范村、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贵阳市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示范点等殊荣;2022年,大洪村被列为市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
随着贵金古高速通车,石硐镇区位和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大洪村再也不是曾经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的村落。陈昌翠信心满满地表示,将把农旅深度融合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广“产业+”模式,积极培育以猕猴桃、百香果采摘体验,以及乡舍民宿旅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探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有效路径。


责任编辑:李阳雪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