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关岭:农机春耕增速增效,技术助力增产增收

2025-04-02 16:00:40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时下正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日前,在关岭自治县普利乡东关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核心示范点,国家科技特派团关岭团和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农技专家们正在为当地群众开展相关技术现场培训。

  随着一阵轰隆声,数台轮式拖拉机与旋耕机配套的大型农机在田间地头来回作业, 一片片土地经过来回翻犁,变得松软、平整;垦地完毕后,农技专家将玉米、大豆的种子分批次倒入播种机中,在农机手的操作下,播种机绕地而行,均匀地将种子一一种下。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现场培训采用了农机春耕春播。全程机械化不仅可以提高整地、播种的效率,并且播种更加均匀,能够保证其生长的一致性,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根。”国家科技特派团关岭团的陈佳琴说,此次现场培训所选用的玉米品种是“好玉4号”,属于半紧凑型玉米,株高相对较矮,产量相对较高,品质也很好,而大豆所选用的品种“油春1204”,是一种适应性强、耐密植、耐阴、抗倒伏且高产的大豆品种,两个品种通过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搭配,对粮油增产增效起到很大作用。

  据了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采用大豆带与玉米带间作种植,核心是扩间增光、缩株保密,充分利用高位作物的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受光空间,实现协同共生、一地双收、交替轮作的种植模式,在保证玉米产量基本不减的情况下,增收一季大豆,实现大豆玉米双丰收。
  农机春耕现场“大显身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又为增产增收作了技术保障,“内外兼备”的轮番“输出”,让当地农户们直观感受到了农业现代化、科技化给春耕生产带来的巨大助力。
  “原来靠人工播种,两个人用一整天才能犁一亩地,现在用机械作业,犁一亩地只需要10来分钟,而一台播种机一天能播种近20亩地,大大节省了农业生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让大家有更多精力去做好管护工作。”普利乡东关村农户罗永华刚见识完农机的高效作业,又了解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一地双收”的成效,不禁感慨地说,“一块地又种玉米又种大豆,成熟了就能有两份收入,这个技术好得很。”

  近年来,关岭自治县始终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持续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为农户免费提供优良豆种,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粮豆轮作、一地双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该县也不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在精细化整地、精量化播种、精准化植保等方面逐步实现机械化作业,并且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补贴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高全县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此次到普利乡东关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核心示范点开展相关技术现场培训,为当地农户免费提供了600公斤大豆种子和300公斤玉米种子,能够满足300亩地种子需求,并且协调农机助力春耕春播,计划用3天就能全部种完。”关岭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刘金龙表示,目前该局已面向全县免费发放了60吨大豆种子,可用于2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用种,下一步,还将组织13个技术指导组赶赴各乡镇(街道)的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工作,确保完成全县2万亩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智


责任编辑:李芸 二审 徐昕 三审 康馨月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