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秀区刘官乡嘉穗村创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蜂糖李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他们针对蜂糖李花期管理、科学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展开技术指导,为当地蜂糖李产业注入科技动能,助力乡村振兴“甜蜜事业”再上新台阶。
省农科院果树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科长、李树课题组长彭志军及团队为合作社及周边农户量身定制管理方案
“此时需重点做好养分补充和病害预防,通过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增强树势,同时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减少花期病虫害,确保坐果率。”在基地内,省农科院果树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科长、李树课题组长彭志军及团队结合蜂糖李生长特性,为合作社及周边农户量身定制管理方案。
同时,针对蜂糖李易受气候影响的特性,专家组还建议合作社引入数字化监测设备,实时监控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实现精细化管护。
省农科院果树科学研究所团队对蜂糖李进行标记
据悉,为破解传统种植产量不高等问题,合作社与省农科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定期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今年初,合作社还引进了蜂糖李专用有机肥和绿色防控技术,不仅降低了农药残留,更提升了果实甜度和品相。
“科学管理让果子更优质,每斤售价较普通品种高出3-5元,订单已预订到采收季。”安顺市鲊陇创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夏俊信心满满地说道。夏俊还表示:“过去因技术短板,挂果率不足,效益受限。如今通过专家‘手把手’指导,去年基地挂果率显著提升,预计今年我们基地324亩蜂糖李产量将达到50万斤,按市场价估算,总产值可达700-800万元。”
刘官乡嘉穗村300余亩蜂糖李长势喜人
谈及产业前景,夏俊描绘了清晰蓝图:“自己最大的心愿是在技术和经验完全成熟后,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发展嘉穗的父老乡亲一起种植蜂糖李,合作社将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统一销售途径。同时联合文旅部门开发采摘游,在鲊陇水库垂钓,在农家乐吃柴火鸡,感受田园风情,让蜂糖李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甜蜜事业’,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