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乡亲听我说,文明新风好处多。过去摆酒讲排面,心不甘来情不愿。现在提倡讲文明,移风易俗传美名……”走进西秀区黄腊乡,到处绿意葱茏、一片生机,美观新颖的移风易俗文化墙引人入目,勤劳朴素的布依族村民自编自创的布依族山歌,宣扬着移风易俗新风尚,唱进了每一位群众心里。
宜居乡村彩绘文化墙
作为这支文化新风宣传志愿小分队的一员,黄腊乡黑秧居委会居民罗辉艳告诉记者:“布依族山歌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深受大家喜爱。我们就利用这个优势,把文明乡风、移风易俗的内容编成山歌,用布依族语和普通话唱出来。”
文化新风宣传志愿小分队“唱”移风易俗
长久以来,黄腊乡坚持深入推进宜居和美乡村建设,深耕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建章立制上下真功夫、宣传引导上创新举措、典型选树上做出亮点、群众自治上激发活力,以文明实践活动为落脚点,逐步实现移风易俗常态化、婚丧事宜规范化、乡风民风文明化。
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
“通过布依族山歌宣传移风易俗,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主动践行《村规民约》及红白理事会相关规定,推进了乡风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我们还依托本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编写了宜居乡村创建216字‘三字经’,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村组广播等形式大力推广宣传。”黄腊乡人大副主席陈际涛介绍道。
龙青村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
“以前村里办红白事,大家攀比心强,花钱多,负担重。现在村里人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大家既省了钱又不失面子。”河滨村绿宝组村民罗沛常开心地说,这些年村里环境改善了,陈规陋习破除了,文化生活丰富了,文明风尚深入人心。
文明标语随处可见
罗沛常是一位当地有名的傩雕大师。在他的家庭中,艺术与文化是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而他对艺术的热爱也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家庭成员。他说:“我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后代,让他们从小接触和了解布依族的文化和艺术。同时鼓励孩子们学习傩雕技艺,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乡贤寨老讲故事——传家风活动
好的家风对文明乡风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罗沛常家庭的家风家训不仅促进了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展,也激发了更多人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对推动文明乡风建设具有积极示范和引领作用。
移风易俗宣传
近年来,黄腊乡持续在辖区村(居)开展“亮家风、传家训、立家规”系列活动和“乡贤寨老讲故事”活动,积极邀请本乡本土德高望重、爱心人士、贤达人士以及经商创业带头人等,传承良好的家风家训,进一步引导广大村民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增强家庭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明乡风是润物无声的“幸福长跑”。陈际涛表示,未来,黄腊乡将继续深化宣传教育引导,强化制度规范约束,创新活动载体形式,凝聚多方协同合力,持续推动形成文明新风尚,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与和谐发展。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