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车间变“课堂” 学员结业即就业——关岭零工市场探索“企业+零工市场”联动模式助力群众稳定就业

2025-05-15 23:52:22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之前我对缝纫机一窍不通,但参加了9天的培训后,现在能独立完成箱包缝制,每个月有4000多元的工资。”数月之前,关岭自治县百合街道同康社区的搬迁群众王秀兰参加了该县零工市场“短平快”技能培训,在社区引进的贵州利旺箱包加工有限公司成功入职。

  关岭零工市场开展“短平快”技能培训

  所谓的“短平快”技能培训,是关岭零工市场在今年探索出的“企业+零工市场”联动模式,依托辖区搬迁社区就业车间引进的一批用工企业,把生产车间变成“培训课堂”,熟练工人变“培训老师”,确保学员在短期内就能掌握就业技能,并直接输送到企业上岗。

  关岭零工市场开展“短平快”技能培训

  “在对辖区企业开展走访摸排行动,收集整理用工需求和招聘岗位时,发现许多入驻搬迁社区就业车间的箱包、鞋服类企业存在订单波动较大、用工需求不稳定等问题。为此,我们精准对接企业,建立了‘用工需求库’和‘零工人才库’,迅速匹配有就业需求和符合企业要求的劳动力,通过‘短平快’技能培训,在短期内为企业培育出一批合格员工,确保企业‘有单即有人,用人即上岗’。”关岭“零工市场”负责人佘万芸说道。

  学员在企业生产车间实地参观学习

  在同康社区另一家入驻企业贵州思米达鞋服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当地40余名群众正在参加“短平快”技能培训,纷纷围绕在平缝机前,近距离观看、了解熟练工人的生产操作流程。

  在开展企业走访摸排行动时,关岭零工市场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贵州思米达鞋服有限公司缺少制鞋成型工、运动鞋制作工和包含裁断、缝纫、定型、质检等岗位的鞋业加工与制造通用工种。

  学员在企业生产车间实地参观学习

  针对这一情况,关岭零工市场当即启用“企业+零工市场”联动模式,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匹配相应人数的求职人员,制定了制鞋全流程解析、材料特性与选用标准、质检典型案例分析三大培训板块,涵盖行业与安全规范、材料与工具认知、工艺标准等理论课程和实操课程,通过9天的“短平快”技能培训,让所有参训学员能够掌握核心技能,能够完成一双成品鞋。

  “鞋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需求量大,而零工市场通过‘短平快’技能培训,不仅快速填补了普工、熟练工缺口,还有效提升了工人的整体素质,让我们实现‘订单不断、生产稳定’的良好局面,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至关重要。”贵州思米达鞋服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永荣说道。

  关岭零工市场

  “企业+零工市场”联动模式的成功,是关岭零工市场创新服务模式的生动体现。截至目前,关岭零工市场为贵州利旺箱包加工有限公司、贵州思米达鞋服有限公司提供“短平快”技能培训服务,累计培训学员近200人。

  “除了‘企业+零工市场’联动模式之外,我们还探索了‘社区+零工市场’联动模式,走进社区开展季节性农业采摘专项宣传活动,推介关岭本地茶叶、精品水果等采摘用工岗位需求,并在贵州省零工市场平台的帮助下,成功打通了云南蓝莓采摘季节性用工岗位,为有灵活就业需求的群众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的无缝衔接。”佘万芸表示,关岭零工市场将持续创新服务模式,用心用情为本地零工及企业提供全链条就业服务,持续构建起灵活就业与企业发展的“双赢”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智


责任编辑:李芸 二审 吴丹 三审 陈明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