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2024年,西秀区双堡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紧盯基层队伍建设、聚焦产业发展重点、打造融合共治格局三个方面,不断增强基层组织力量,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和治理水平,奏响双堡镇乡村振兴交响曲。
强基固本
筑牢乡村振兴坚实堡垒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2024年,双堡镇着力加强镇村两级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凝聚党员群众一条心,激活乡村振兴一盘棋。
每周一,双堡镇14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常态化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各村(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利用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形式开展集中学习,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2024年,双堡镇党委集中学习35次、各党支部集中学习460余次,理论宣讲10余场次,覆盖党员干部2600人次。
双堡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杨悦介绍,为强化组织建设,优化党员结构,夯实人才基础,双堡镇还积极吸纳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毕业大学生等群体加入党支部。2024年,累计培育发展党员21名,储备村级后备力量54名,补选11名后备力量为村“两委”成员,有效充实基层工作力量。
此外,双堡镇结合年度考核、“擂台比武”、述职评议,对全镇18个村(居)党组织进行全面排查、逐一“过筛”,着力推动“后进赶先进”。针对后进和软弱涣散村精准制定整顿提升方案,建立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和整顿台账,同时,开展“擂台比武”,组织各村居到优秀村参观和交流,不断推动“后进赶先进”。
聚焦重点
激活乡村振兴产业动能
行走在双堡镇,四时不歇,产业相连。草莓园内,“空中”草莓散发出香甜气息;茶园中,一片茶叶成就绿色大产业;养殖池内,冷水鱼游出大市场;特色民宿中,游客悠然享受夏日清凉……
双堡镇塘山村冷水鱼养殖场
近年来,双堡镇紧紧围绕市、区主导产业,持续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2024年,以“党支部+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持续推动金刺梨、黄牛、草莓、林下中药材、大米等“五彩”产业发展,并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270万元和中央财政衔接资金1128万元,全力推动产业项目发展。
辣椒丰收
“为加快辣椒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伸辣椒产业链条,2024年,我镇争取资金完成军马辣椒烘干厂建设。此外,在巩固原有草莓产业基础上,新增种植草莓433亩,年产量达472.46吨,产值约2000万元。并以大坝村为中心,提质改造金刺梨6000余亩,带动周边村民务工500人次。”杨悦说。
金刺梨丰收
据悉,2024年双堡镇18个村(居)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70余万元。而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以外,双堡镇还依托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榕昕牧场等旅游资源,打造“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持续培育旅游新业态,以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大坝村村民王安林早在2014年便抓住了民宿发展机遇,将自己的房屋改造为民宿,并租用周边村民的闲置房屋扩大民宿规模。他告诉记者:“现在,我家民宿一共有146个床位,旺季时入住率达100%,去年就赚了50多万元。”
而如王安林一般发展民宿经济的村民只是双堡镇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目前,双堡镇已在大坝村、第二居委会集中打造民宿产业链,建成民宿44家,房间600余间,床位1300余张,2024年接待避暑游客8000余人次,乡村旅游日益火热。
融合共治
绘就乡村振兴和美画卷
走进双堡镇塘上村,街道干净整洁,房屋排列有序,村民们正在村委广场上你一言我一语商议着村中事务。村支书肖应泽感叹道,“烂房烂瓦烂坝坝,小伙难娶,姑娘远嫁。”这句流传已久的顺口溜早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日新月异的村庄和充满主人翁意识的村民。
民宿农家小院
2024年,双堡镇以“稳字当头、防字当先、管字当关”为原则,不断改善村居环境,有效提升双堡镇社会治理水平。一方面,充分利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作用,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另一方面通过群众会、院坝会等机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0余件,并在党员牵头下入户调解矛盾113次,不断发挥基层群众自治力量。
同时,双堡镇不断强化法治底线,筑牢法治根基,2024年开展镇村联动普法活动10余次,发放普法宣传单5000余份。此外,开设法律服务工作站,协调法律业务骨干、律师事务所律师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80余次,在全镇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双堡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走访慰问、文艺汇演等志愿服务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在双堡镇近期举办的“姑妈节”“欢乐春晓·和美双堡”等活动中,来自双青村的村民曾小珊带着孩子参与了多项内容,她表示:“现在,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也可以寓教于乐,在润物无声中提高大家的文明素养,增强乡村凝聚力。”
如今的双堡镇,青山掩映,民宿相连,满庭芬芳。在党建引领下,双堡镇产业发展多点开花,乡村治理水平有效提升,不断焕发出发展新气象。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