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紫云自治县四大寨乡噜嘎村,村庄道路蜿蜒向前,微风轻拂中,枇杷树、桃树、核桃树错落有致,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
走进村寨,家家户户门前的枇杷树上,圆润饱满的枇杷黄里透红,令人垂涎欲滴。“站在我家阳台上,伸手就能摘到枇杷,还能欣赏村庄美景,日子别提多惬意了!”村民岑小海谈及自家的庭院生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噜嘎村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新路径,在推进宜居乡村建设过程中,村里大刀阔斧地对垃圾堆、臭水沟进行清理整治。同时,巧妙盘活整治后闲置的庭院土地资源,依据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引导村民种植枇杷、桃子、核桃、李子等果树,让“方寸之地”释放出经济与生态价值。
“全村166户人家,不仅房前屋后种满了果树,庭院里还精心打理着蔬菜和花卉。这些绿植不仅装点了村庄,更为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噜嘎村党支部书记吴培海介绍,如今,不少农户种植的果蔬除了满足自家需求,还能拿到市场售卖,为家庭增收。
村民吴斌便是庭院经济的受益者之一。几年前,他尝试在庭院里栽种了几株枇杷树。待到挂果时,产量远超自家食用需求,多余的枇杷变成了增收的“金果子”。尝到甜头后,吴斌干劲十足,在屋后山坡上一口气种植了20多亩枇杷。今年,这片枇杷园迎来丰收,硕果累累。
“今年枇杷挂果特别好,每株能采摘30斤,按10元一斤算,一株就能卖300元,庭院里的5株枇杷就收入1500元,坡地上的枇杷收益更是可观!”吴斌兴奋地分享着丰收的喜悦。
“院子空着也是空着,种上果树、蔬菜,自家吃着新鲜、放心,还能卖钱,真是一举两得!”吴培海说,在噜嘎村,庭院经济的形式十分丰富,养殖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不少农户在庭院内养殖鸡、鸭、鹅等家禽,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