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山里出好“李”——关岭自治县花江镇多德村李子产业发展见闻

2025-07-04 23:59:47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盛夏七月,关岭自治县花江镇多德村蜂糖李基地迎来了今年的采收季,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李子树扎根山间,宛如把把撑开的“绿色大伞”,用盎然的绿意装点着昔日的石头山;李子林里,当地果农上坡下坎,穿梭林间将颗颗个大饱满的蜂糖李一一摘下,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容。

在石头山里长出的李子树

  “我们村一共种植了3000亩蜂糖李,其中三年以上开始产果的李子树有1500多亩,每年产值都有数百万元,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产业。”该村党总支部书记冷攀学站在蜂糖李种植基地里,看着曾经的石山变成了青山,青山又成为“金山”,心中既感慨万千,又无比高兴。

李子树上挂满了个大饱满的蜂糖李

  石头山里打造生态果林

  多德村是花江镇石漠化较为严重的村子之一,满山满坡裸露着的森森白石一直制约着村子的发展,长期以来当地群众只能在石头山上种玉米,但由于石漠化的影响,往往一亩地一年忙到头只能收上五六百斤,日子过得相当清苦。

  “我们村共有5000亩左右的耕地,其中好田好地仅有百余亩,其他的都是石漠化相当严重的石坡地,发展传统农业,往往事倍功半,产业发展不起来,许多村民只能选择外出务工,由于缺少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多的土地撂荒,村子发展更是难上加难。”冷攀学告诉记者,为了打破困局,该村一直也在积极谋划各种产业,在石山石坡里先后种过枇杷和花椒,但均以失败告终。

 该村党总支部书记冷攀学(左)和驻村第一书记王威(右)正在查看蜂糖李结果情况

  2018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开始帮扶多德村,针对村子石漠化严重这一实际情况,制定了“石漠化治理+生态产业”的发展思路,先后投入上百万元打造了占地数百亩的蜂糖李种植基地,并通过示范带动使村民们纷纷投入到蜂糖李产业的发展中来。

  “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帮扶下,让蜂糖李在村里的石山石坡上扎下了根,也让大伙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有了发展的动力。如今,家家户户都种植蜂糖李,三棵李子树的产值就相当于一亩苞谷地,经济价值翻了几十倍。”冷攀学说。

当地果农正在林间采摘蜂糖李

  从最开始的数百亩,到如今的3000亩,多德村在石头山里打造的生态果林越来越大,不但让当地农户的腰包鼓了起来,还有效治理了石漠化,让原先光秃秃的石头山变成了绿油油的李子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双丰收。

  甜蜜产业助力群众增收

  在多德村的蜂糖李种植基地,从镇宁自治县来到该村采购李子的水果商贩王江请了当地十来名村民采果、选果,并按照不同大小规格进行分装。

 当地果农正在测量蜂糖李大小

  “多德村的蜂糖李品质相当不错,并且比六马蜂糖李晚上市一两周,正好可以填补市场,所以今年我一次性就定了20多亩的李子林。”王江说,多德村与镇宁自治县六马镇仅一河之隔,乘船到村实地采购、运输都非常方便。

  近段时间,只要不下雨,多德村的果农冷攀定夫妻俩必然会起个大早到自家果林里采摘李子,或是通过抖音、微信“线上”销售,或是水果商贩到地里购买,亦或是直接卖给村合作社。用他的话来说,“李子好,不愁卖”。

当地农户正在选果

  冷攀定是多德村第一批种植蜂糖李的村民,也是该村蜂糖李产业的种植能手,经过多年积累和自我学习,他所培育出来的蜂糖李,不仅个头大、味道甜、品相好,产量也比别人高。

  “蜂糖李比其他李子品种‘娇贵’,修枝、杀菌、除草、驱虫是一样都不能少,只有精心管护,才能在保证李子品质的前提下,不断提升产量。”冷攀定告诉记者,今年雨水较多,导致李子裂果率偏高,产量也受到一定影响,但好在价格不错,大果小果算下来,每斤蜂糖李能够卖到20元以上,预计40多亩李子林年产值在二三十万元左右。

  在多德村,如冷攀定一样在石头山里种植蜂糖李,实现增收致富的比比皆是。今年,该村成功申报蜂糖李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以工代赈项目,将投入500万元建设7公里宽1.5米的采摘步道,6个蓄水池,8000米果林管网,并硬化现有的产业机耕道。

 多德村所产的优质蜂糖李

  冷攀学说:“我村的蜂糖李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以工代赈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对蜂糖李产业带来极大助力。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的同时,我们也将在产业提质增效上下足功夫,采取聘请本村种植能手长期指导和邀请各级农技专家实地指导的方式,持续提升果农的种管能力,把‘好品质’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市场竞争的基础。”

  中航力量助推产业发展

  多德村大岩脚组的果农韩克荣吃过午饭后,将三筐刚摘的优质蜂糖李用农用三轮车运到村委称重、装盒,这一盒盒精品蜂糖李将通过快递物流销往全国各地。

 当地果农韩克荣将蜂糖李运到村委称重售卖

  “村合作社收购蜂糖李,让我们果农不出村就能卖李子,大大降低了时间和经济成本,省心、省事、又省力。”韩克荣说。

  自2024年开始,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驻多德村第一书记的统筹和帮助下,该村蜂糖李产业采取“帮扶单位+村级合作社+果农”的发展模式,以联农、带农、助农为目标,打造“多德有李,礼行天下”的多德村蜂糖李品牌,并通过消费帮扶等方式,由村合作社向果农收购蜂糖李,精心挑选直径超过4厘米的蜂糖李,以精品礼盒的形式在爱心航空、爱福客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电商平台上进行销售,口碑、反馈极好,推荐率和复购率很高,每天都有20多个订单。

当地农户正在将优质蜂糖李装盒

  “我们不仅将村里的优质蜂糖李推荐到爱心航空、爱福客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电商平台上销售,还积极联系了中航重机、宇航、安大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下属企业进行大批量集中采购,切实帮助果农拓宽销路,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也进一步打响多德村蜂糖李品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驻多德村第一书记王威说道。

  除了在打造品牌、消费帮扶上发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还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上持续加大帮扶力度,针对多德村蜂糖李核心种植区交通不便,农户种、管、采、销较为困难这一问题,投入53万元硬化产业机耕道2.5公里,有效解决了困扰当地群众多年的发展难题。

  今年4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又给予帮扶资金15万元,结合多德村实际情况,积极谋划“林+药”项目,充分利用好蜂糖李种植基地的林地资源,以“试点种植”的方式,套种中药材黄精的67亩林地作为试点,种植了11万株药苗,实现“以产养产,一地双收”的目标。

 多德村“林+药”项目在李子林下套种中药材黄精

  王威表示:“我们将持续加大对多德村的帮扶力度、精度和温度,特别是在蜂糖李产业的提质增效、农技培训、市场销售、渠道开发和品牌塑造上花心思、下功夫、谋发展,展契机,把多德村蜂糖李的产业品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让更多老百姓在产业发展中增收致富,真正让石山变青山,青山成‘金山’。”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智


责任编辑:李芸 二审 康馨月 三审 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