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送到“家门口” 技能点亮“人生路” ——安顺经开区贴心服务稳就业、保用工、助发展

2025-09-24 16:59:17    来源: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9月11日,一场名为“安心就业·启航若飞”的专场招聘会在南马广场举行。现场汇聚了来自广州市南沙区和本地的18家企业,提供制造业、服务业、科技行业等领域的岗位1465个。从一线生产岗到技术研发岗,从服务专员到网络运维工程师,多元化的岗位层次满足了不同求职者的需求。

“我们招聘的普工和技工月薪约5000到7000元,公司基地遍布武汉、邯郸、重庆等地,能为求职者提供多元化的地点选择。”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的人资经理郑世富在招聘会主动介绍发展前景,吸引了不少求职者驻足咨询。

这场由安顺经开区劳保局联合广州市南沙区人社局等单位举办的招聘会,连接起黔中大地与沿海湾区的劳动力供需市场,是安顺经开区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安顺经开区坚持稳就业、保用工、助发展的工作导向,通过东西部协作精准“送岗”,搭建跨区域劳务供需对接桥梁;多元化技能培训精准“赋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全链条创业扶持精准“造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健全创业支持体系,通过多渠道开发归集区内重点企业、热门行业的优质就业岗位信息,集中组织线上专区服务、线下专场招聘等岗位对接活动,拓宽了高校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就业渠道,着力提升创业质量,积极探索高质量充分就业路径。

为促进区域间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安顺经开区劳保局主动对接沿海优质企业,将岗位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该场招聘会进场人数超过400人,咨询达300余人次,最终有67人与企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高效的对接效率,得益于前期的精准摸排与宣传,安顺经开区劳保局充分发挥“安心干”、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作用,发布多期线上招聘公告,为企业发布数千个岗位信息,并举办线下专场招聘会,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同频共振。

促进就业,不仅在于提供岗位,更在于提升劳动者自身的“硬实力”。安顺经开区将技能培训作为推进高质量就业的关键一环,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系列“量身定制”的培训项目。

对于特殊群体,技能是立身之本。和面、发酵、成型、烘焙……安顺经开区组织开展安顺强制隔离戒毒所中式面点师培训班,在专业面点师的“手把手”教学中,学员们不仅学习职业技能,更在“揉面擀皮中磨炼心性”。培训还融入了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帮助学员增强回归社会的信心与能力。学员结业通过考核后,可获得全国通用的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为有需要的学员提供就业推荐和创业贷款指导。

在钢铁与火花的碰撞中,安顺经开区为贵州籍外出务工人员提升自身技能的焊工班在浙江永康举办,课程涵盖焊接技术、安全规范等,利用移动端平台推送微课,方便学员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再通过掌握的技能提升自己的收入。

在安顺经开区西航办开展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30余名离校未就业青年参加免费培训。课程设置“自我认知”“职业定位”“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模块,通过互动式教学帮助青年提升就业能力。学员潘琪在实训营招聘环节与企业达成意向:“通过认知课程,我发现了定位不清晰的问题,不仅提升了能力,还获得了工作机会。”

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就业与创业的“双轮驱动”。安顺经开区积极优化创业环境,强化创业扶持,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扎实推进“马兰花计划”,开展创业培训,目前已培训35人次。积极兑现创业补贴,为9人发放创业补贴4.5万元、10人发放场租补贴8.21万元。

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落实“1311”精准服务,为每人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及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并通过加大宣传吸纳就业补贴、社保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支持青年自主创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从“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到常态化的线上岗位推送,从东西部协作专场到青年实训营,安顺经开区不断推动就业服务工作向精细化、专业化推进。安顺经开区劳保局局长王强表示,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努力打造线上线下招聘不打烊的互动平台,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各类精细化、常态化公共就业服务,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唐    琪


责任编辑:李芸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