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染黔中,果香满园。
在西秀区双堡镇各大金刺梨种植基地,金黄的果实缀满枝头,工人们穿梭其间,开始采摘今年的第一批鲜果。“今年又是一年丰收年!”双堡镇国良金刺梨种植基地负责人余登芬脸上洋溢着喜悦。

双堡镇国良金刺梨种植基地负责人余登芬采摘今年第一批金刺梨果
刺梨为贵州独有,金刺梨,却为安顺独有。它是真正的“维C之王”,在每 100克刺梨果肉中,维生素C含量超过1000毫克,远远高于其它果蔬。
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从生长山野无人问津的“野果子”到如今走向国际大市场的“金果果”,多年来,安顺市通过绿色发展、科技驱动、延链补链走出一条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子。截至目前,全市种植面积达7.35万亩,培育金刺梨加工企业6家,从种植、生产、研发到销售的金刺梨产业链逐步形成,全产业链年产值近5亿元。
绿色发展 筑牢根基
安顺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全市9267平方公里土地,喀斯特面积占了71.52%,山多地少。
“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对于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安顺而言,土层薄、生态脆弱,种树可不容易,过去“年年栽树不见绿”的事儿屡见不鲜,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石漠化现象十分普遍。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让石山变绿,希望在树。在缺少水土的山上,能种的植物本就不多,同时还要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找一个适合当地种植的作物。
2003年,安顺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对在山野间发现的野生无籽刺梨通过多次科技攻关,培养成光枝无籽的“金刺梨”。经过多次科学论证,2011年,安顺确定将其作为地方特有品种推广。

金刺梨种植管护技术培训
“金刺梨不仅维C营养丰富,对水土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安顺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安顺市金刺梨产业协会副会长钟漫介绍,金刺梨树具有其独有的适应性强、较耐寒、稍耐阴、根系发达、树冠繁茂等特征,不仅能绿化荒山,还能涵养水土,对治理石漠化、保护生态具有先天的优势。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安顺进一步扩大金刺梨种植规模。2012年,我市相继出台《关于推进安顺金刺梨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安顺市金刺梨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和《安顺市金刺梨规模化产业项目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把发展金刺梨产业作为重要农业特色支柱产业来抓,在全市各县区大规模推广金刺梨种植。
放眼美丽黔中,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因为一颗小小的刺梨果,昔日裸露的岩石披上了绿色新装,荒凉的土地上绿意盎然。“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市委、市政府明确将金刺梨产业列为安顺市三大农林特色产业的第二位,以此推进石漠化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安顺市林业局副局长王胜富介绍,在多年的石漠化生态治理中,安顺以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等形式立体治理,建成一大批“金刺梨”产业基地,不断夯实产业规模化根基。
科技驱动 产业升级
金秋时节,普定县青山湿地公园山清水秀,汽车沿着山间道路穿过一片绿色山林,一片开阔的金刺梨果林出现在眼前,每一株刺梨树上都挂满了刺梨果,这里是春归保健科技有限公司的金刺梨标准种植示范基地。

金刺梨果挂满枝头
该基地于2022年建设,占地600亩。“依靠着科学标准化的种植技术,短短三年时间,我们的金刺梨就实现挂果。”春归保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梦海介绍,基地严格按照市林业部门制定的金刺梨科学种植标准种植与管护,取得周期短、成本低、成活率高等成效。
科技创新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安顺金刺梨产业正以科学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推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在科学育种方面,今年3月以来,市林业局积极组织种苗站、林科所技术骨干,会同各县(区)林业部门陆续开展了金刺梨苗木调查、培育指导等工作。调查数据显示,全市现存金刺梨苗木163.92万株,为后续金刺梨科学育种及种质资源数据库建设奠定了基础。
此外,推动绿色防控,安顺金刺梨应用安顺学院黔中特色高校农业植保信息化重点试验课题组提出的金刺梨重要虫害“测报健培+三生四诱一隔”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有效促进全市金刺梨健康生长、增产增效。
除了种植端,在金刺梨产品生产端,安顺同样专注于金刺梨深度加工技术突破,沉下心、敢投入、向科技要答案。

春归保健科技有限公司金刺梨产品配送现场
在春归保健科技有限公司的无菌车间,一条全自动生产线正在运转。金刺梨鲜果经PEF+SPCMS-Ⅲ杀菌系统处理后,化作金黄的果汁流入PET无菌灌装线。
“采用非热杀菌技术(HPP),能够保留金刺梨原汁85%以上营养成分。”杨梦海介绍,春归保健科技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联合研发,建立国内首条刺梨纯汁非热杀菌生产线,还成立技术研发中心,专注于刺梨SOD提取工艺研究、刺梨酵素开发工艺研究等科研项目。

贵州天赐贵宝食品有限公司刺梨产品包装现场
产业可持续发展,利器在科技;产业做强做大,根本出路也在科技。
一组数据勾勒出安顺金刺梨依靠科技推动产业化的轨迹。目前,全市共培育金刺梨加工企业6家,共拥有原汁生产线8条,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开发有金刺梨休闲食品、酒水饮料、健康品、美妆品等产品40余种,打造出“魔梨”“黔之梨”“黔力宝”“金蔷薇”“7日C”“索岭尝寿果”等品牌20余个。
产链延长 增值增效
要如何持续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在安顺经开区贵州得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金刺梨产品展示柜里,一款叫“刺梨天麻口服液”的产品格外显眼。
“别小瞧这款产品,它融合了金刺梨和天麻,能一定程度缓解睡眠障碍问题。”贵州得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凯介绍,金刺梨与天麻的结合,是公司科技创新研发“金刺梨+”产品的一次成功尝试。

贵州得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陈列的金刺梨产品
得益于对“金刺梨+”产品的不断探索,贵州得宝已研发出包括刺梨原汁、刺梨饮料、刺梨玻尿酸、天麻刺梨口服液等30余种刺梨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这些产品主要销往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一带,我们后期将根据实际销售反馈,批量生产热销产品,最终实现研发成果有效转化,进一步激活企业发展动力。”张文凯说。
健全产业链不仅在产品研发端攻关,更要在市场端发力。
为唱响安顺金刺梨品牌,增强竞争优势。近年来,我市相关政府部门和生产企业在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端持续创新发力。

顾客正在“安顺味道”体验店内选购商品
“销售端”拓展市场空间。建立“黔力宝金刺梨原汁”“魔梨旗舰店”“安顺金刺梨”等抖音、微信公众号,开展现场直播带货,并相继在淘宝、京东、天猫等电商互联网设立“食之肇刺酒商城”“贵州刺梨馆”等线上销售渠道。
同时,与“华联”“永辉”“维客”“利客来”等商超签下销售订单,在黄果树景区设立了金刺梨体验馆等旅游线下销售市场,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广销省内外,并相继走进新西兰、俄罗斯、巴西、泰国等国际市场。
“下一步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催生新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唱响安顺金刺梨品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金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王胜富说。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伍水清 詹艳
上一篇:
【21℃城市安顺文化新风采】六百年大明遗韵 三千里家国情怀——解码屯堡文...
2025-09-26
下一篇:
人保财险贵州安顺分公司:将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