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重要的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搞活农村流通,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贵州南山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品类繁多的农特产品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近年来,我市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不断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完善消费市场体系建设、畅通城乡流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消费,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增加优质供给 激发消费潜能
秋分时节,在大西桥镇蔬菜产业园的蔬菜育苗大棚内,品类繁多的蔬菜苗茁壮生长,园区内大葱、辣椒、韭黄、茄子等十余种蔬菜正新鲜上市……
大西桥镇蔬菜产业园一角
“我们培育10多种适合秋种的蔬菜苗,能满足种植户订单需求。”贵州良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蒋学辉说,公司在园区投资建基地,每年科学选育优质蔬菜苗达5000万株。
大西桥镇蔬菜产业园菜农检查清洗好的韭黄
在获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的安顺市西秀区狗场屯为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业经纪人程杰忙着指导工人收购、分拣蔬菜,他说:“园区蔬菜集中上市后,我们每隔一天就要将10吨左右的蔬菜发往广东虎门。”
大西桥镇蔬菜产业园蔬菜销售现场
今年,程杰不仅带头在园区种植辣椒、山药,还通过“订单种植”直接带动上百户村民种植辣椒,间接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蔬菜、山药上千亩。
大西桥镇蔬菜产业园是西秀区现代高效蔬菜产业示范园区的核心区,有平坦且连片土地面积近3万亩,覆盖该镇5个行政村,也是当地蔬菜集中种植区。
“今年以来,全镇累计完成蔬菜种植约3.5万亩次,实现了育苗、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现已培育、引进蔬菜产、加、销类企业(合作社)10余家,有蔬菜种植大户百余户……”大西桥镇农服中心负责人吴林富介绍道。
大西桥镇蔬菜产业的发展,只是我市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强化优质农产品供给的一个缩影。
贵州良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育苗基地
近年来,我市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强化优质农产品供给,进一步激发农村消费潜能。
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8.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其中,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6.4%、7.4%、27.9%;“四肉”产量9.86万吨,同比增长4.6%;水产品产量9427吨,同比增长5.53%。
完善市场体系 优化消费生态
构建完整的消费市场体系,是推动农村消费不断扩容升级的关键。
近年来,我市进一步推动县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加强市场体系、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消费生态。
走进安顺市供销绿色农产品有限公司电商云仓,十多种农副产品正由工人完成发货前的分拣、打包工作,将送往各食材消费单位、企业。该公司总经理王开平介绍道:“这些农副产品有蔬菜、粮油、鸡蛋、调味品等,80%以上的产品产自安顺,比如各种蔬菜、安顺油脂公司的菜籽油、金鸡农庄的鸡蛋、双堡和平坝的大米,还有九溪烤小肠。”
安顺市供销绿色农产品有限公司员工在装运农副产品
安顺市供销绿色农产品有限公司是市供销社为进一步拓展农副产品经营服务,促进全市农副产品生产、销售、品牌培育而搭建的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主营食材配送、电商业务及线下产品销售。
“公司与全市50多家企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优先采购本地农副产品,配送给全市28家机关单位、银行等。”王开平说,今年以来,公司已销售农副产品700余吨,实现营业额900余万元,间接带动脱贫户实现产业、就业增收100多人。
基层社是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更是连接农民与市场的关键纽带。我市供销社系统着力深化综合改革,强化为农服务阵地建设,推进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和提质改造,建成乡镇供销社54个,全市覆盖率达84.3%。
“我们市、县两级供销社均成立了供销集团。近几年,市供销集团通过设立子公司、对外投资等方式扩大业务板块,助力农产品流通,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市供销监事会主任、市供销集团副总经理杨通艾介绍,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共有企业47家,通过开展农资供应、农副产品销售、产销对接、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去年实现营业收入7.5亿多元,利润总额2900多万元。
春归保健科技有限公司金刺梨产品生产忙
此外,市商务局牢牢把握扩内需战略基点,加大城乡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壮大商业载体。
在完善城乡流通网络方面,依托中央服务业发展资金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通过项目奖补支持三级物流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工业品流通网络提质增效。2022年以来,完成乡镇农贸市场新建、改建24个,三级物流体系建设2个。
双堡镇农贸市场农副产品供销两旺
在建设城乡商业市场载体方面,持续完善社区消费体系,目前,全市“15分钟便民生活圈”十个试点社区涵盖社区商业中心3个,社区连锁便利店92个,综合超市16个,标准化菜市场4个,生鲜店25个,养老站点8个,服务居民16.4万人;同时,建成县级综合商贸中心12个、乡镇商贸中心72个、村级便民商店1049个,全市覆盖率100%。
畅通流通渠道 改善消费环境
“大家好,欢迎来到直播间。这是高山黄泥沙地种植的地萝卜,口感香甜、脆嫩多汁……”在普定县马场镇波那村150亩地萝卜种植基地,农户韩开庆和妻子正在向观众介绍自家种植的地萝卜。他说:“每天直播5个小时,订单量稳定在800单左右,销售额1万多元。”“有了直播,销路更宽了!”
直播人员介绍安顺特产
在普定,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参加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或自学掌握电商直播技术,让当地农副产品实现乘“云”出山。
在安顺其他县区,镇宁蜂糖李、小黄姜、关岭黄牛等更多特色农产品,正借助“直播+电商+物流”渠道力量,实现越山出海。
近年来,我市加快补齐短板,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与物流配送体系,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畅通消费品、农产品城乡供需两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升农村消费水平。
市商务局大力实施电商“十百千万”工程,通过项目奖补推动电商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团队建设,今年上半年共申报项目11个;组织开展电商直播活动、电商消费季活动,搭建“双品网购节”平台开展了20多场次促销活动,组织16家农特产品企业申报贵州省网销优品名录,组织16支电商直播团队参加全省电商直播大赛。
在农产品促销方面,市商务局还谋划东西部消费协作项目,建设“黄果树·臻品”广州销售中心,组织优质农特产品企业参加广州博览会、粤黔协作帮扶促消费现场展销活动等,为“黔货入湾”注入强劲动力。
“黄果树•臻品”广州销售中心
今年1至8月,全市完成网络零售额22.02亿元,同比增速12.1%;完成农特产品销售32.6万吨,销售额50.3亿元。1至9月,全市完成东西部消费协作15.57亿元。
推动乡村电商提速扩面的同时,我市农村物流也跑出了加速度,打通了城乡流通的“大动脉”“微循环”。
安顺优质农特产品在广州热销
市邮政分公司进一步畅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及农产品出山“最初一公里”。强化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力度,目前建设村级站点958个,实现全市行政村100%全覆盖:以邮政代投方式,为民营快递企业解决快递进村成本高、难度大问题。同时,在西秀区、普定县、紫云自治县等县区创新推进“县直投村”快递进村模式。
安顺市邮政分公司工作人员在分拣快递
快递进村服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取件,也为农产品提供快速出口通道。今年1至8月,市邮政渠道实现农产品出口量约300余万件,惠及农村15.23万人。全市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5844.5万件,同比增长24.46%。便捷的快递服务,正不断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助力城乡经济顺畅循环,持续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