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坝区白云镇:万亩水稻绘“丰”景

2025-10-15 15:05:39    来源: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金秋时节,平坝区白云镇16000余亩水稻迎来丰收。作为“平坝大米”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主产地,这片土地正以其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多元的发展模式,筑牢区域粮油安全防线,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走进白云镇肖家村,贵州省黔坝米业有限公司的水稻基地里,几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稻田中穿梭作业。

  “这两天已经进入收割尾声,我们自己购买的5台收割机同时作业,效率大大提高。”黔坝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肖家清介绍,今年公司水稻种植面积共1300余亩,目前收割进度已近九成。

  采收后的稻谷将统一送往专业工厂进行烘干处理,再运回加工厂投入新米加工。“我们日加工能力可达100余吨,能及时满足市场对新米的需求。”肖家清说。

  除了加工自有基地种植的大米,该公司还收购周边农户种植的水稻进行加工,助力农户增收。

  “今年水稻刚种下去时,公司就来找我合作,以高出市场价每斤0.2角的价格收购。”白云镇郝下村农户古国武笑着说,他今年种植了10余亩水稻,有了收购保障,心里特别踏实。

  肖家清介绍,公司以每斤1.7元的价格保底回收农户水稻,既保障了农户收益,也确保了原料品质。今年,公司收购老百姓种植的水稻面积达5000余亩,涉及白云镇各村的3000余户农户。

  在黔坝米业的水稻基地,记者遇到了来自省农科院、市农科院、市农业农村局以及区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他们正现场开展测产工作。经过测算,基地种植的丝香优1090品种平均亩产量达到681.9公斤。

  “我们这里是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常有省、市、区各级农技专家来做试验和技术指导,一方面为我们提供科学种植支持,另一方面也起到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的示范作用。”肖家清说,公司会指导农户按照统一标准种植,在农残、水分、颗粒饱满度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确保收购的稻谷质量达标。

  距离黔坝米业仅五分钟车程的平元村,贵州昊禹米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水稻基地,1300余亩水稻也迎来了丰收。

  “今年雨水和光照都充足,加上农技专家的技术指导,我们种植的宜香优1090品种平均亩产量达700多公斤。”贵州昊禹米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勇介绍,采收后,新鲜稻谷将直接送往加工厂,日加工能力分别为250吨、150吨的两条大米生产线同步运转,有效保证了粮食的市场供应。

  与黔坝米业专注于水稻种植加工不同,昊禹米业走出了一条“农业+旅游”的特色发展之路。

  “自2007年创立以来,我们就跳出‘单纯种米’的思路,依托1250亩优质稻基地打造‘昊禹・稻花乡里’景区。”杨勇介绍,景区以“一粒米的故事”为主线,以创意“稻田画”为亮点,融合了智慧农业产业园、田园观光小火车、亲子农耕体验等多元业态,将创意农业与休闲旅游紧密结合。

  2024年,该景区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

  据统计,白云镇水稻种植面积共16000余亩,已成功培育昊禹米业、黔坝米业两家大型水稻加工企业,以及4家小型家庭式大米加工作坊,形成“龙头引领、多元共生”的产业生态。

  “白云镇作为‘平坝大米’这一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主产区,我们要持续抓好水稻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白云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肖家纯表示,“从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广,到绿色高效的种植技术指导,再到及时的机械化采收,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全链条的服务与保障工作。”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郝    媛


责任编辑:李芸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