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我市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将文化传承融入基层实践,积极探索兼具时代特色与地域风韵的文化发展新路径,努力打造新时代基层文化建设的鲜活“样本”。
精准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紧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市通过非遗活化、文艺精品创作、文旅融合等多元实践,让屯堡地戏、蜡染技艺、红色故事焕发新生。从校园课间操融入地戏元素,到沉浸式剧目《跟着九哥逛屯堡》吸引游客“入戏”,再到国际影展助推屯堡文化走向世界,安顺以创新表达打破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壁垒,把传统技艺转化为富民产业,把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来源,实现文化传承与民生改善的双赢。
尤为可贵的是,我市以“人才振兴”激活文化传承的源头活水。通过构建老中青结合的传承梯队,鼓励青年“守艺人”返乡创业,推动非遗从“单线传递”转向“多元共育”。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国家级至市级非遗传承人81名,一批文化青年代表以守正创新赋予传统技艺新生命。这种“着眼于人、落脚于人”的实践,正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文化领域的生动体现。
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基层实际紧密结合,文化传承才能根深叶茂。我们要充分挖掘运用文化资源,更好推动文化和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以文化为重要支点,坚持文化赋能、以文兴业,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增添活力。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评论员
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