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安顺作为“国家级”的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努力探索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和省内其他市州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既是使命,也是责任。
近年来,我市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紧紧围绕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这个目标,理清思路、科学统筹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探索形成了“一分三向”安顺城镇化模式,推进城镇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延伸到位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通过“城镇村”功能完善、产业就业支撑能力增强,“城镇村”间路网通达性提升,引导城镇化人口向市区、向县城和重点镇、向美丽乡村三级城镇化载体集中,逐步实现城乡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
“一分三向”新型城镇化的安顺模式
自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以来,我市始终把开展试点工作与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结合起来,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工作主线,积极推广“一分三向”安顺模式,着力完善“城镇村”三级载体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以户籍制度改革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
我市牢牢把握户籍制度改革这个重点,紧紧围绕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两大指标,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1+12”政策文件体系及涉及“山、水、林、地、房”的11个户改配套文件,全面实施户籍“一站式办结”服务,实行外来人员落户“零门槛”,畅通人口流动渠道,推进两大指标取得实效。2016年,全市城镇户籍人口从2014年的42.3万人提高到2016年的108万人,常住城镇人口达119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47.5%。截止今年5月31日,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36.54%,提前完成了34%的中期试点任务。
通过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保障和产业大力拉动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形成了普定白岩新城、大兴东产业园、开发区“三合苗寨”、“洞口流马厂村”商贸城等典型。
在就业创业方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发展小微企业,大力实施“春潮行动”培训计划、“三位一体培训工程”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专项培训,截至今年1季度,共扶持农村劳动力创业68417户,共吸纳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65638名。
在住房保障方面,2014年以来,建设保障房14.59万套,共完成投资296亿元,其中实施棚户区改造12.89万套。农村危房改造完成65496套。
以城带乡 乡村联动
“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多、平地少是安顺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的真实写照,结合山地特点,安顺构建了“城镇村”三位一体的空间载体,推进西秀、平坝、普定同城化发展,中心城区面积拓展到90平方公里。推进镇宁、关岭、紫云加快发展,建成了格凸河镇、旧州镇、夏云镇、白岩镇等30个特色示范小城镇,县城城镇人口从2014年的14万人提高到32.7万人,乡镇城镇人口从2014年的11.4万人提高到46万人。深入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不断提升镇村之间路网通达性,将金融、网络、文化等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创建国家级示范美丽乡村7个、省级30个、市级65个,“一分三向”综合承载空间不断拓展。
安顺山多地少,城镇化尤其是小城镇建设不能“摊大饼”,只能“蒸小笼”。在推动人口就地就近转移中,我市构建了“以镇带村、以村促镇、镇村融合”的“1+N”镇村联动发展模式,实化了“一分三向”的实现路径。
“蒸小笼”,重在求特。2016年,旧州镇代表西部地区参加国家发改委组织的新闻发布会,并成功入选首批全国特色小镇,这只是我市以特色镇建设作为以城带乡、乡村联动、一体发展的其中一个典型代表。
不仅是旧州,走进普定白岩新城,一条条宽阔整齐的大道纵横交错,一处处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使白岩镇从5年前的一张白纸蝶变成“全国美丽宜居示范镇”,让当地人都为之震惊、眼前一亮。
目前,全市已形成以旧州、夏云等特色小城镇为引领,联动152个行政村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示范小城镇数量已从2013年的13个增加到2016年的30个,截至2016年底,我市示范小城镇共完成项目投资349.4亿元,招商引资签约项目434个,签约资金771.8亿元。联动村已由2015年的46个增加到152个,带动转移就业人口约4.4万人,通过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我市涌现出浪塘、九溪、高荡、塘约、桃子等14个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已覆盖全市90%行政村,“镇村联动”覆盖率达85%,受益群众达220万人。
加快城镇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安普大道、贵安大道、二环路、花安高速公路建成使用,安紫高速公路、织普高速、贵安大道镇宁至黄果树段、黄铺大道、宁黄一级公路、关花大道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全市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率达97.3%,中心城区“一城三区”(西秀、平坝、普定)框架基本形成,并通过“大动脉”及各类“血管”联通至全市的“城镇村”。
沪昆客专平坝南、安顺西、关岭站开通,安顺进入高铁时代。安顺黄果树机场正式开通安顺直飞上海航线,至此,黄果树机场通航城市达到13个,缩短了安顺与13个城市间的距离。
中心城区加快建设,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全面启动,新二中、市奥体中心、市人民医院等公共服务项目陆续竣工;万绿城、多彩万象城、苗岭屯堡等城市综合体健康发展;安顺高铁新城、虹山湖新区、平坝高铁新区初具规模,普定新城、镇宁环翠新区、关岭顶云新区、紫云新城建设扎实推进。
城市道路、街道绿化、人行天桥、停车场、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6年城区道路总长达377.28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18.86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99.6%。
获批全国“双修”城市试点,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扎实推进。
建成石朱桥水库、新场河水库等一批大中小骨干水源工程,中心城区、县城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村自来水供水率达78.5%。
……
近年来,我市坚持高举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旗帜,突出“新型城镇化+”工作主线,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统筹共建促发展,一批城市综合体拔地而起,一批特色小城镇活力四射,一批美丽乡村欣欣向荣。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水道、慢道、轨道“三道”工程加快建设。
在投融资方面,建立新型城镇化项目三年滚动计划,谋划一批符合中央专项建设基金投向的新型城镇化项目,2016年共争取到中央专项建设基金项目105个,获批金额133.26亿元。与国开行贵州省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获批100亿元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基金。
“人的城镇化”涉及到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安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之路仍在进行且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市正在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沿着“一分三向”安顺城镇化模式破浪前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安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鲁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