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格凸河风光旖旎,环境优美,2015年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生态乡镇”称号,格凸河镇羊场村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村。
坝寨蔬菜园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格凸河镇不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生态优势抓发展,培植特色产业,以优势产业带动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格凸河镇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抓项目建设,融入旅游发展,力促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谱写格凸新篇章。
格丼村一角
夯实基础 改善发展环境
近日,记者走进紫云自治县格凸河镇格丼村看到,建设在该村的格凸国际攀岩基地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数十名工人正在有序地装修作业,与攀岩基地相邻的格凸帐篷酒店建设工程处,焊篷架、栽花草、建路基等仍在施工忙碌着。
从格凸河镇坝寨村通往旁如村的在建通村公路上,几名工人正在用水泥、沙子拌浆硬化公路。据了解,旁如村是格凸河镇唯一还未通硬化公路的村,此条通村公路长8.7公里,规划建设宽度4.5米,正在加紧施工。
“在‘组组通’通组公路大决战中,格凸河镇计划建设31条通组公路,涉及旁如、羊场、沙戈、猫场等村。”格凸河镇党委书记韦朝府说,加快通组公路建设,有利于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推动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促农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为做好基层阵地战建设,格凸河镇去年建4个村级办公室已达标,今年建5个村级办公室,预计年底完成,加上之前建设达标的一个村级办公室,格凸河镇10个行政村都将有了标准化村级办公室。
近日,记者在沙戈村看到,新建的农贸市场已经完成地面建设工程,并在农贸市场地块四周栽植了桂花、青柳等绿化苗木,目前正准备建设农贸市场的大棚、商铺台面等配套基础设施。
“沙戈村农贸市场的建设,有利于规范沙戈街道的市场环境,便于市场管理、卫生保洁等。”格凸河镇镇长罗雪松说,沙戈农贸市场建成后,将有效治理每逢赶集天,209省道沙戈街道段常出现交通拥堵的现状。
为了解决有车群众加油难的问题,格凸河镇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在209省道洛科村路段边上建设一个加油站。
为加强防洪灌溉工程建设,格凸河镇在格凸河南支流的坝寨村段建设约600米长的防洪灌溉工程,以达到利农防灾的目的。
今年9月,格凸河镇易地扶贫搬迁二期工程顺利完工,来自各村寨的139户贫困户搬迁入住新居。
“搬来这里居住,去哪、做什么都方便,不用担心孩子读书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了。”从格凸河镇旁如村冗让组搬来的村民罗秧说,他们常年居住在大山中,赶集买办东西都要走3个多小时的山路,实在不方便。
路边零售点
培植绿色产业 就业促脱贫
时下葡萄采摘季虽已过,但在209省道格凸河镇路段沿线路边,常有摆卖葡萄酒、葡萄汁的路边摊点,这些美味的葡萄酒、葡萄汁和沿线葡萄园、美丽村寨构成了一道靓丽风景线,常有客人停车品尝购买。
“我摆卖的葡萄酒都是自己种植的葡萄来加工酿制的,汁鲜味美。”二关村民谢树梅说,2013年种植40亩紫王葡萄,2014年见效有所收益,近几年,每亩产葡萄不下2000斤。每年,葡萄成熟时她都会留一部分来酿制葡萄酒、葡萄汁。
格凸河镇坝寨村、二关村村民杨廷兴、杨挺义兄弟发展的小农蔬菜园,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两个蔬菜园种植面积近700亩,不仅解决了100多名村民的就近就业问题,还在绿水青山的衬托下构成了一道靓丽山村风景线。
今年年初,猫场村民龙小伦、万小光等几名村民在一片山坡上种植了800亩地的油茶,如今,油茶苗长势好,他们准备在年底增加种植400亩,让油茶园发展到1200亩的规模。
“我们成立了紫云自治县光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除了发展油茶产业,我们还种植了400亩蜂糖李。”龙小伦说,待油茶园、蜂糖李见效后,他们还准备发展林下养殖、开设农庄等。
五年来,格凸河镇不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在209省道沿线一带种植紫王葡萄1000余亩。羊场村,在村民韦忠萍的带动下,成立了格凸河镇羊场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6年种植了蜂糖李569亩。考虑到李子树的成长期较长,合作社采取“以短养长”,在李子基地里套种生姜。
韦忠萍说,今年套种了200多亩,近期就能够收获上市,每亩产量大概有1500斤,200亩就能收获300000斤姜,届时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合作社将迎来第一次分红。
“近年来,格凸河镇不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培植蔬菜、经果林、油茶、葡萄等绿色产业,实现农业一体化的同时,通过土地流转群众得到土地流转费,贫困群众在基地里务工获得劳动报酬等多重收入,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韦朝府说,接下来,他们还将在坝寨、沙戈、格丼、旁如等村建光伏电站,并在有条件的村发展食用菌产业来助力脱贫攻坚。
鸵鸟养殖场
打好“特色牌” 带动促发展
深秋,草木渐枯花早谢。然而,走进格凸河镇落科村红屯组一带,山间不时传来“嗡嗡”的声音;入林中,一个个蜂箱挂于树丫间,形成了一个野外养蜂场。
落科村村民姜树平是这里的养蜂大户,今年共养殖30多箱野蜂;他去年养10余箱野蜂,只采摘4箱野蜂的蜂糖就获得近万元的收入。
“野蜂繁殖快,一箱野蜂喂养一年可培育成三箱野蜂。”姜树平说,两月后就要收取蜂蜜了,今年的30多箱野蜂预计能收取蜂糖100多斤,现野蜂糖的市场价每斤150元。
据落科村主任周朝文介绍,目前,落科村养有野蜂200多箱,野蜂养殖户10余户。野蜂是靠采摘花花草草来维持生命的物种,养殖起来无成本,在养殖上只要掌握一些养殖方式的技术就可以了,野蜂糖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野蜂产业是一个高效益的产业。接下来,他们将成立村级养蜂专业合作社,培育300箱以上的野蜂,建一个野蜂养殖基地,争取在2018年,把落科村的野蜂养殖发展到500箱以上。分发部分给贫困户养殖,并对养殖野蜂的贫困户进行定期养殖技术指导等,让贫困户在野蜂产业上增收脱贫。
在落科村红屯组村民姚龙的鸵鸟养殖场内,35只体重达250斤的鸵鸟在养殖场内漫步游走,见主人喂食、喂水,一只只鸵鸟纷纷前来吃食、饮水。
“这些鸵鸟引进来2至5个月,经试喂养,发现这里的环境很适应鸵鸟的生长。”姚龙说,他之前长期在江苏务工,在此期间他发现回乡养殖鸵鸟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今年初,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后,今年7月以来,他分三批分别从四川、江苏、河南引进鸵鸟进行养殖。
随后,记者在羊场村小文养殖场看到,这个建设在山坡上的生态猪养殖场,养殖户付小文叫叽一吹,猪群不约而同地从山上跑来吃食,吃饱食后,付小文叫叽又一吹,猪群又各自往四周山上跑去了。付小文因以独特的方式来喂养生态猪而小有名气,他从猪仔幼小开始培养灵性,以吹叫叽的方式来指挥猪群活动的散养生态猪。
“发展特色产业,有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参与发展,从中受益增收脱贫。”韦朝府说,近年来,格凸河镇鼓励和支持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了跑山猪、鸵鸟、野蜂、生态鸡等特色产业。
抓项目建设 助推旅游发展
连日来,在格凸河镇坝寨村毛炯组的田间地头、山坡上、寨子间有着一群特殊的工作队穿行其间,他们为紫云明年承办全市第五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重点项目亚鲁王城建设前期推进工作而努力着。
据了解,为承办好明年的全市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紫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目前,共谋划出16个建设项目,其中涉及格凸河镇的项目共计12个,无疑,格凸河镇成为全市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召开的主阵地。
其中,亚鲁王城建设项目是此次旅游发展大会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接待中心、博物馆、民族文化表演场等主要设施,配套设施包括停车场、道路、绿化景观,对有价值的民房维修等,目前,这些项目工程的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另外,格凸河镇二关村坝寨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幸福桥至格凸河景区旅游公路建设项目,格凸山庄升级改造工程、格凸帐篷酒店建设工程、国际攀岩基地建设工程等都在格凸河镇境内。
“这些项目工程的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格凸河镇将全力以赴做好项目建设的协助工作。”韦朝府说,抓好项目建设,协助好全市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的筹办工作是格凸河镇当前的重中之重。待这些项目建成后,对格凸河镇旅游产业的发展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目前,景区链接线道路项目建设工程有序推进,有望明年初完工,格凸攀岩基地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预计年底完工。
近年来,格凸河镇在格凸河景区的带动下,格凸河镇的乡村旅游得到很好的发展。格凸河镇银山村幺岩组,为做好服务工作,欢迎客人前来观光旅游,成立了幺岩乡村旅游发展合作社。合作社组建了老、中、青三个歌舞队,参与队员时间灵活, 可随时组建歌舞队与客人互动,住宿分散到农户家中,让游客更能感受、体验这里的民族文化,享受回归大自然的乐趣。在管理上,合作社采取财务分开的方式。
“随着格凸河景区的升级打造,全市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多个项目落地建设,将对格凸河镇的旅游产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韦朝府说,未来,格凸河镇将以“旅游+”为发展主线,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旅游服务行业,让更多群众受益,助力脱贫攻坚。目前,全镇有农家乐、农家旅馆共计80余家。
格凸河镇是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之一,小城镇建设得到很好发展。格凸河镇将抓住全市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明年在紫云召开的机遇,对小城镇进行提升改造,拟投资0.6亿元,完善停车场,公园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加强城镇管理,让小城更美,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安顺日报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