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腊乡:猕猴桃熟枝头俏

2017-10-24 11:04:41    来源:   安顺新闻网      

    本网讯 走进西秀区黄腊乡的九湾河生态农业观光园,沿着起伏山峦的标准化猕猴桃基地成方成畦、美感律动,生机盎然的山野生态景象一眼望不到边;藤蔓架下,一串串浓绿的猕猴桃顿时让人情不自禁地勾起舌尖上的食欲,阵阵果香沁人心脾,伸手可摘,抬头可赏。

  谁曾想,几年之前这里极目望去尽是荒地荒坡,如今摇身一变成了远近有名的猕猴桃产业园。如何处理好生态与发展的关系,黄腊乡给出答案: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产业,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九湾河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产业园区的形式最大程度挖掘山地资源优势,实现了土地产出率的最大化,把农业产业发展与水土流失治理、植树造林等工程紧密结合。”市农委蔬菜办专职副主任白世友介绍说。

  黄腊乡结合自身实际,依托气候和自然优势以及地处贵安新区核心区的区位优势,确定了“科技兴乡、旅游富乡、产业强乡”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于2017年3月成立了九湾河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明确将九湾河生态农业观光园作为全乡产业结构调整示范点打造,并依托贵州贵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4年6月起承担建设,预计总投资16488万元。该公司在与黄腊乡嘉惠村九湾河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管理运作的基础上,又与平坝区飞虎山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大胆引试外来品种,携手打造优质猕猴桃产业。

  据了解,我市猕猴桃种植势头正好,农户种植积极性很高,总种植面积达3000亩以上,其中九湾河生态观光园内的红心猕猴桃种植面积就达658亩。虽然目前仍处试种阶段,但也喜获丰收,初挂果产量达11吨,明年预计产值将达到50吨。

  猕猴桃产业发展以来,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实现了大多数贫困户家门口就业。“九湾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模式为‘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其中有贫困户贷款惠农贷入股合作社参与经营性收益分红,每户每年4800元,也有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成为合作社的股东。合作社入股农户总共有193户,其中贫困户有53户,总人数823人,我们村已经带动就业户28户,带动就业人口62人,工资从600元到4000元不等,平均年收入2万元左右。”贵州贵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华贵告诉记者,“为了保障多方利益,使其共同发展,我们采用的利益联结机制资产分配中80%用于股金分配、20%用于农户土地租金比例分配,红利分配中50%用于股金分配、32%用于发展基金、18%用于慈善基金。”

  猕猴桃产业园内,黄腊乡嘉慧村贫困户蒙先红肩上挎着箱子,边摘边将猕猴桃放入箱子,不时将猕猴桃举在手中,向大家“炫耀”一番:“看,我们村里的猕猴桃熟了,好漂亮吧,今年一定会卖个好价钱。”蒙先红不仅在园区内工作,有工资拿,而且也入股了,年底也会拿到一笔收入。

  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思路,黄腊乡猕猴桃产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金融扶持、市场拓展、科技推动等有效措施,实现了“山上有林、林下有果”的生态、环保、循环发展。市农委更是在此地开展了猕猴桃产业扶贫技术培训,邀请了相关专家围绕栽培技术、果园管理、病虫害防治、市场营销等问题做了生动详细的讲解和指导。

  贵州省果蔬站高级农艺师冷云星品尝着切好的猕猴桃赞扬道:“红心猕猴桃是外来品种,要想种成功实属不易。黄腊乡通过高标准建园、精细化管护,加上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这里产出的果子品质好、质量高。”

  对于园区的未来发展,吴华贵充满了信心。“三年后将完成打造一个规模达5000亩集聚特色产业、民俗文化、生态示范、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五位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将覆盖周边八个自然村寨,带动就业500多户,将近两千人,实现共同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胡典)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