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昊禹米业作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2016年带动洋西村106户贫困户种植优质大米,户均增收3500元,今年与洋西村206户贫困户签订优质红米等种植协议,并按市场价高出5%进行收购,到2018年预计将带动洋西村600户农户增收致富……
昊禹米业厂区外界
中国人常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平坝区白云镇洋西村,依山傍水、光照充足、环境优美、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得天独厚的环境为种植优质水稻提供了基础条件,但得天独厚的环境并没有让这里的老百姓实现整体脱贫,到今年,全村还有近100户尚未实现脱贫,这让杨勇和他的贵州昊禹米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担忧不已。
在昊禹米业公司负责人杨勇看来,农业、农村和农民是中国全局发展之本。而与土地打了几个世纪交道的贫困稻农,在农业发展进入现代化的今天,还面临着脱贫致富的问题。他们生产技术落后、收入水平较低、劳动人口流失、市场信息滞后、缺乏农产品销售渠道等,都在考验着每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困稻农,更考验着每一家大米企业的良心。
码放整齐待售的大米
成立于2007年的昊禹米业公司,在2015年同洋西村签订了“平坝区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结对帮扶协议”,正式对洋西村开展帮扶,并制定了详细方案:每户贫困户贷款5万元“特惠贷”入股昊禹米业公司,每年保底分红3000元,然后公司再无偿提供稻种给贫困户种植。种植技术、管理、化肥防疫等均由公司负责,贫困农户只负责日常栽种及最后收割,最后由公司按高于市场价5%的稻谷收购价对洋西村贫困户所栽种的稻谷进行回收。
“不仅如此,我们还和洋西村106户贫困户签订了优质稻订单收购合同,确保他们每年所栽种的稻谷不会面临缺乏销售渠道的问题。”杨勇对记者说,昊禹米业还在白云镇林下村、路塘村、邢江河村等7个村寨流转土地,建立起自己的无公害绿色稻谷种植基地,吸引各村贫困户和富裕劳动力到种植基地做工。
历经近十年的发展昊禹米业,下设采购部、生产部、质检部、营销部、财务部、物流配送部等相关管理机构,从事生产、销售、食品安全管理和制度经营管理等工作。
杨勇查看大米生产情况
杨勇对记者说:“目前,我们厂就已经实现直接带动36个贫困人口和间接带动72户140人就业 ,每年秋收更需要大量人手到田间地头收购稻谷,一方面贫困户通过种植稻谷获得受益,一方面又参与我们稻谷收购,不仅直接帮助了贫困户实现脱贫还间接的帮助了贫困户实现就业。”
多年来,昊禹米业公司大米生产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QS证、全国放心粮油生产示范企业、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全国AAA级质量信誉跟踪产品、中国省行业十大品牌、贵州省名牌产品、贵州省放心粮油、贵州省著名商标、贵州省扶贫龙头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省20家重点粮食生产企业安顺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顺市扶贫龙头企业、安顺市军粮定点生产商等等称号。
在昊禹米业上班的贫困户正在进行大米包装
相比农耕时代,今天的人们与自然日渐疏远,然而,沿袭祖先的生活智慧,将中国农耕文化创新发展,需要的是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也成了杨勇始终萦绕心头的“三农梦”。
最近几年,昊禹米业推出了新模式,为农民提供红谷子、黑谷子,农民种植出来订单回收。为农民生产种植提供了保障,也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富起来的杨勇不仅自己掏钱买来种子、农用薄膜等物资送给乡亲们度难关。对村里那些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的乡里,特别是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也总是特殊照顾,让他们不仅有活干,还有稳定的收入。
随着农业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杨勇的倡导和组织下,成立了平坝县白云镇兴农科技果蔬协会,会员100余贫困户。“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杨勇说,这是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也是昊禹米业品牌化之路的美丽愿景。(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