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关岭自治县坡贡镇,正逢该镇赶集日热闹不已,背着背篓赶集的群众、载货的车辆、商贩的吆喝声……市场显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而离镇上不远的康和村里,一台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文艺表演正吸引不少群众驻足观看,不时响起阵阵的掌声和笑声。
坡贡镇全镇总面积有59.12平方公里,辖有9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户数为6570户,总人口有23687人。在2016年实现“减贫摘帽”,康和、上坡贡两个贫困村出列。现还有5个贫困村,4个非贫困村。根据今年8月份动态管理后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有1784户7409人。今年以来,坡贡镇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脱贫攻坚工作为契机,切实关注民生,创新社会管理。真正实现抓项目促发展、抓民生保稳定、抓作风出效益,努力实现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9个村,村村有产业,并都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主要发展的产业有蔬菜、药材、花卉,以及关岭牛等。今年我们3000亩的小黄姜获得了丰收,因为有种植历史有名气,收购商直接到地头来收,村民们不愁没有市场。”坡贡镇党委副书记陈启发这样对记者说。
村民正在收姜
小小黄姜 助农增收大产业
在坡贡镇新寨村,记者看到一片长势茂盛绿茵茵的小黄姜地里,村民王明芬正在将部分挖出的姜块剪掉姜叶,看着丰收的小黄姜,王明芬高兴地告诉记者,她家种有20来亩的小黄姜,除了卖一部分,另一部分就储藏在姜窖里,等到明年2、3月份错季节再卖,价格就要高一些。目前按每亩产8000斤,每斤价格2元,一亩小黄姜除去2000元的种植成本,就能有上万元的收入。
记者了解,目前坡贡全镇9个村都种有小黄姜,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为了扶持鼓励姜农,今年该镇拿出100万元补助姜农建姜窖,只要建上10个立方的都能领到补助。这样把姜储藏起来错季节销售,提高姜农收入。现已新建了30余个姜窖,加上姜农原有姜窖,目前已经储藏小黄姜15万吨。
工兴旺合作社养猪场
养牛带动贫困户
走进新寨村养牛场,工人正给牛喂饲料,一头出生才几个月的小牛见到生人,四处乱撞。养牛工人王芳先告诉记者,他是村里的贫困户,现在在牛场养牛每月能有2500元的收入。牛场现有37头牛,正准备扩大养殖,增加到100头牛。村里共有15户贫困户通过“特惠贷”也参与进来,这样村民除了发展自己的种植每年又可增加一笔收入。
记者了解到,今年该镇共购进“关岭牛”246头,签订“五户联保”协议68户,已有20户购牛共86头。种植饲料玉米1000亩,完成玉米带包青贮180吨,种植紫花苜蓿200亩,黑麦草300亩,其他牧草种植120亩。
水韵村村民正在大葱地里除草
种大葱种苦蒜 村民天天有活干
在水韵村,七八个妇女正在大葱地里有说有笑的除着草。一片灰绿的大葱地里,一眼望不到头。据介绍,该村种植大葱129亩,每天请村民种植,工钱60元一天。同时还发展了12个大棚栽培食用菌,村民们天天有活干月月有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该村还种植了50亩苦蒜,把这个野处生长的植物当成产业来发展,目前正处于试种期,一旦成功,每斤苦蒜价格能买到30元。
在坡贡镇,走到每一个村,记者都能感受到每个村积极发展产业的一股强劲势头。目前全镇已经实施的产业项目有蔬菜(含生姜)种植3690亩、花卉种植350亩、精品水果种植8577亩、中药材种植1100亩、茶叶种植470亩、油茶种植2234亩。
全镇9个村都已经组建了“村社合一”的专业合作社,“村社合一”的建设不仅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还保障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和消灭“空壳村”奠定了良好基础。其中兴姜村、凡化村、新寨村、尧上村、坡头村、上坡贡村、水韵村都已开始运营,力争年底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
相关链接
打造廉洁型政府 严管惠农资金
今年来,坡贡镇将廉政教育纳入干部教育计划,组织全镇机关干部学习《廉政准则》、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四风之害》等内容。共开展组织学习31次,组织专题宣讲学习3场,观看教育题材类影片2部,受教育干部达110余人次。同时组织镇党政办、纪委、民政办、财政分局、农业服务中心等部门对城乡低保、五保、优抚、80岁老龄补贴及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支农惠农资金开展联合专项督查,对涉农建设项目实行全覆盖,定期开展财务清理,严禁挤占、截留和挪用。共开展专项检查4次、财务清理12次,保证涉农惠农资金及时兑付,实现了群众“零上访”。
198户贫困户将搬迁
康和村安置点将于12月底完工
记者了解到,目前坡贡镇已签订“一申请两协议”的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198户903人。该镇康和村安置点建设主体将在12月底确保完成。
据介绍,该镇在2017年度搬迁任务为900人。按照“四个必须搬”的原则,通过各村入户走访、宣传动员及审核,现已签订“一申请两协议”且符合条件的搬迁农户198户903人,其中搬迁到坡贡镇康和村安置点有115户547人,搬迁到县城安置点的有83户356人。康和村安置点正在有序的施工中,两栋楼主体框架已基本完工,其中还有两栋楼已完成两层框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全镇实现公路通达100%
今年以来,通过协调项目资金,帮助改善农村交通、水利、村办公楼及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坡贡全镇实现公路通达100%以上,公路已连接全镇各个村民小组。一是协调项目资金50万元,帮助各养牛场完成进场硬化路、裸纳组路硬化;二是协调资金104万元,修建新寨村、上坡贡村村级办公楼,已验收使用;协调资金45万元修建新寨村、宁河村卫生室,已验收使用;三是协调项目资金扩建紫光桥至水韵坪寨、尧上村委至茅草坪、水黄公路喜怀处至尾喜的通组公路,扩宽到6.5米;四是修建大田坝头目组至六枝公路。目前该镇卫生院已完成修建,正在进行精装修;人畜饮水工程已建水池4口,安装蓄水管道2000米。
目前镇政府正在与县相关部门协调项目资金,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和集镇区人行道、路灯、饮水工程和棚户区改造,打造民族特色乡镇,改造人居环境。
强抓“两率一度”工作开展
为巩固该镇“两率一度”工作取得成效,使脱贫攻坚工作做细、做实,能更快的提升群众满意度。今年5月份以来,该镇各村通过召开群众会、院坝会、路灯会、小组会等进行扶贫政策宣传,对辖区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未建档的农户通过召开群众会议进行民主评议,8月份动态管理调整后,全镇新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07户410人、清退贫困户125户436人、返贫8户35人,自然增加408人,自然减少258人。通过多次核查与系统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该镇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率及降低了贫困户的错退率,让辖区内的农户了解贫困户识别程序及识别条件,充分提升了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让该进的进,该退的退。让扶贫工作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不玩数字游戏。(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