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决胜脱贫攻坚最前线】紫云新驰村:昔时烧炭今养牛 既护青山更富民

2017-12-05 09:51:50    来源:   安顺新闻网      

  昔日烧炭村,如今养牛村;护了青山,鼓了荷包。这样的故事在紫云自治县白石岩乡正成为现实。

  新驰村是白石岩乡的深度贫困村,村内生态植被好,生长着成片水青冈,因水青冈是最好的烧炭木材之一,过去,不少村民把烧炭卖作为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因而被称为“烧炭村”。

  然而,烧炭导致大量森林被损毁,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泉水干枯,出现饮水困难,良田缺水灌溉等情况。如今,新驰村民一改以往烧炭毁林的恶习,走上种草养牛的道路。

  在村民杨光群家的养牛棚里,牛在棚里转来转去,待主人喂料时才停下来吃食。“批量养牛已有3年,第一批养牛7头;牛肥了就卖,肥牛卖了又卖小牛。”杨光群说,为减少卖小牛的成本,今年她家还喂养了7头母牛,除去母牛外,现在存栏有17头肥牛。

  “与杨光群一样,新驰村养牛数量在10头以上的农户有20余户。” 驻新驰村驻村干部王小虎说,以往,新驰村民养牛的目的是为了耕地,每家养牛数量不会超过两头。

  近年来,在国家惠农政策“特惠贷”支持下,新驰村逐渐开启了批量养牛的脱贫致富路子。新驰村全村456户160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9户392人。现新驰村养牛数量在5头以上的农户48户,全村牛存栏量达800头。

  为壮大新驰村的牛产业,以达到金融扶贫的更好效果,紫云农商银行白石岩乡分行把新驰村作为金融扶贫示范点。

  “我们农商银行坚持反哺‘三农’,服务‘三农’为根本,除发放‘特惠贷’支持农户养牛的同时,还为农户请来专业人员传授养牛技术。”紫云农商银行白石岩乡分行行长杨虎说,下一步,该分行将继续支持新驰村民养牛,让养不起牛的贫困村民有牛养,能增收能脱贫。

  “在政府部门大力帮扶下,在农商银行支持下,我们将继续发展牛产业,并使之成为新驰村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王小虎说,新驰村养牛专业合作社共吸纳农户96户,计划在3年内把全村一半以上农户吸纳到养牛专业合作社中。

  王小虎说,专业合作社让新驰村养牛产业在管理上更规范,合作社有专人负责养牛防疫工作,形成了农户散养,合作社统一销售为主的“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按照相关扶持政策,养牛户饲养的牛每产下一头牛犊,可得到1000元扶持资金。并可通过品种改良(用个大肉多的外地良种牛与本地牛配种),提高养牛利润;贫困农户还可以合作社成员形式享受贴息贷款,大规模养牛,对贫困户而言,已不成问题。

  记者在新驰村干坪寨组的新建养牛场看到,该养牛场已完成主体建设工程。

  白石岩乡乡长粟莉告诉记者,干坪寨组养牛场建成后, 新驰村将把农户分散养殖和集中养殖有机结合起来,农户增收渠道变多:贫困群众可种草或粮食卖给合作社获得收入;贫困户可利用“特惠贷”入股合作社获得不低于入股资金6%的保底分红;合作社产生效益后,贫困群众获得效益利润股份分红。对于不愿意入股合作社的贫困群众,合作社可帮助指导养殖技术及市场销路,每户贫困户养殖5头牛,每头牛市场均价9000元左右,5头牛可计4.5万元,减去成本约3.5万元,按照3146元的人均脱贫线标准,贫困户每年出栏5头牛就可以脱贫。

  “而今新驰村告别了以往的烧炭经济,大兴养牛产业,不仅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产业支撑,还绿了青山美了家园。”对于新驰村的未来,粟莉信心满满。(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

责任编辑:陈亮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