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榜样】扎根基层三十载 服务“三农”一辈子

2017-12-07 10:43:11    来源:   安顺新闻网      

  今年11月,贵州“明礼知耻·崇德向善”身边好人评选发榜,全省有20名好人入选,根据“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这三项,安顺共有四人榜上有名。来自关岭自治县永宁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杨国尚荣列其中。

  近日,记者来到关岭自治县永宁镇农业服务中心,见到杨国尚,只见他裤脚还挽着,脚上穿了一双沾满泥土的皮鞋。在他的办公室,各种检测仪器和各类蔬菜,看去就是一个蔬菜“实验室”。

  杨国尚告诉记者,1987年7月,他从安顺地区农校农学专业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关岭自治县农业局工作,1989年调入永宁农推站工作,从此与“三农”结下了深厚情谊,基层农业服务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年。

  2001年,他顺利的取得了农艺师资格,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任永宁镇村镇建设管理站站长。2013年11月至今任永宁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从事农业农村工作30年的他,业务上积极参加省内外培训,学以致用。帮助农户解决基层农业技术难题;作为农产品安全监测技术人员,认真做好安全检测,为保障农业果蔬安全提供准确数据,实现市场准入的农业有效执法。

  2013年,农户李开敏在河南打工了解到,当地种植的晚秋黄梨市场前景好,打算引进到永宁来试种,但又担心黄梨种植适应不了本地水土气候,于是找到了杨国尚。得知李开敏有这样的想法,杨国尚上网收集了许多黄梨种植的相关资料,并向省里专家咨询,在杨国尚的指导下,李开敏先试种了5亩黄梨,2016年黄梨试种成功亩产6000斤,一亩收益上万元。尝到了甜头的李开敏今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同时带动了周边农户参与种植。

  “在杨主任的技术指导下,蔬菜种植产量高,种的辣椒一株产量能多摘两斤,他人很随和,我们有什么事都经常来找他。”提起杨国尚,永宁镇白岩村村主任左正刚一脸感激,杨国尚经常到村里了解农业种植情况,提供技术指导。怎样施肥?多长时间施肥一次?如何使用农药?哪些农药国家禁止不能用?如何预防虫害?他都耐心指导。左正刚告诉记者,今年白岩村发展大棚草莓种植,种植期间杨国尚积极的进行技术指导,按照规定成熟的草莓要送到检测站进行农药安全检测,杨国尚独自到地头采样回去检测,最后又将检测报告送到村民手上,让村民们发自内心的感激。“有了这份检测合格报告,我们草莓才能上市,顾客也才能相信我们的产品。”左正刚说。

  2016年,杨国尚被派到山东考察学习返回后,向分管领导提交考察报告作为决策参考,积极组织农民技术培训果蔬及调整产业结构,并录制光盘数上百份,向广大农户宣传果蔬种植技术。同时利用QQ群、微信群的公众平台和信息网络手段,帮助农民提供技术服务跟踪、市场信息发布、农资采购供应等。

  在永宁镇新农贸市场里,不少菜贩热情地向杨国尚打招呼。记者见到,该市场进出口都张贴着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公示。杨国尚告诉记者,为保证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他定期要到12个村居种植的蔬菜进行采样化验,对市场上外地进来的蔬菜他们也要进行检测。

  记者了解到,在永宁镇新农贸市场搬迁后,种植水果蔬菜的农户以及和专业农业合作社增多,杨国尚积极配合县级部门抓冷库建设、大棚设施建设,开展认真细致的农产品安全监测工作,为此获得了市县农业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农产品安全监测方面,他积极争取县农业局支持,在当地镇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永宁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工作上,他采样化验,一丝不苟,以一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使命感,熟练掌握了化学验室操作分析技术,为本镇农产品安全搭建了平台,每年他按程序操作完成目标检测样品数千例,并上载省监测站,结束了永宁镇没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的历史。

  在抓大扶贫工作上,杨国尚强化农技的指导作用,组织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在关岭实施结对帮扶,协调帮扶化肥供应1756户,配套技术指导示范户80户,带动农民种植青贮饲料,养殖关岭牛,在扶贫开发及“关岭牛”三年振兴计划实施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宣传及技术指导工作。今年,通过现场指导,他又发展构树种植14万株,在大坝、围墙等村指导楂树种植示范2000余亩,积极发动农户发展青贮玉米种植达3000余亩,指导合作社开展青贮玉米种植8家。

  自2009年2月,永宁第一家农业合作社成立以来,杨国尚坚持指导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土地流转。至今年3月,他指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现扩大到26家,注册资金达6315万元,成员总数为155人。如今,永宁镇千家万户的个体小生产的分散经营的农民已逐步组织起来,抱团发展,有效提高了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隽)

责任编辑:陈亮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