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紫云格凸河镇:搬进新房子 拥抱新生活

2017-12-07 10:44:49    来源:   安顺新闻网      

图说正在打扫卫生的韦国英

  12月5日,记者来到紫云自治县格凸河镇羊场村第二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两排漂亮的新楼房坐落在街道的两边,68岁的韦国英拿着扫帚正在街道上打扫卫生。“国家政策好,现在我有活干,住着宽敞漂亮的房子,活了大半辈子,现在很满足了。”这位68岁的苗族老人用朴实的言语和真诚的笑容,诉说着易地扶贫搬迁带来的幸福生活。

  记者跟随韦国英来到她的新房,宽敞的客厅、温馨的卧室、干净的卫生间和厨房都配备齐全,站在明亮的客厅里,很难想象,之前韦国英的居住环境只能用“糟糕”来形容。

  韦国英原来住在格凸河镇的二关村,一家人居住在传统的瓦房里,房子位于半山腰上,虽说村里通了水泥路,但是从韦国英家的房子到水泥路是一条500米左右的山路,晴天出行还行,到了雨天,基本就不敢出门。

  过去的苦日子不只是出行条件的不便利。“我家房子后面的山上有时还会有落石,经常砸坏家里的东西,幸好没有砸到人,但是每次还得费功夫找人帮忙修房子。”韦国英向记者介绍着自己以前的生活状况,她当然也想过盖新房子,搬到新家,就不用整天提心吊胆的担心落石“从天而降”,但是靠着从事传统农业为生,需要抚养三个孩子,没有资金也没有技术,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手里根本没有余钱,更别说盖房子了。

  “我们不花一分钱就可以搬到新房子住,政府还补贴我2500元来购买家具,现在我每天就在这里扫扫地,一个月就能得到800元的收入。”说起现在的生活,幸福的表情写在韦国英的脸上。

  据悉,格凸河镇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涉及172户727人,目前已全部搬迁入住。“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我们不仅要让贫困户住进新房子,还要让他们‘住得好’、‘住得稳’。”格凸河镇党委书记韦朝府告诉记者。

  为了进一步为搬迁农户提供便利条件,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格凸河镇政府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和移民办公室分别在移民安置点设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扶贫工作服务点和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服务中心。还在搬迁安置点成立了工会,以便了解搬迁户的困难,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工会成员王英告诉记者:“成立工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搬迁户,我们走访搬迁户,及时了解他们生活生产所遇到的问题,只要能力范围之内的我们就及时帮助解决。”

  除了成立工会来帮助搬迁户,格凸河镇的所有干部职工都参与对搬迁户的“包保”。“我包保3户搬迁户,一个星期进行走访3次,以便我能了解这3户搬迁户生活、就业等方面存在的困难,他们水电不通都会给我打电话,我都会尽快帮助他们解决。”格凸河镇政府工作人员郝银昌告诉记者。

  为了确保贫困户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有保障,格凸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搬迁户就业问题,积极对搬迁户提供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经开展技能培训3次,培训人数达200人次。

  “现在我们的安置点内就有两家饰品加工公司,能够提供一百多个就业岗位,操作技术简单,搬迁户能够很快掌握,按劳动的多少获得收入,一人每天大概有八十元的收入。”格凸河镇旅游和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王爱忠介绍说。提供了就业岗位,切实解决了搬迁贫困群众后续生产生活问题。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村民们的生活焕然一新,现在安置点的不远处就有卫生院,附近还有学校,搬迁户的孩子都可以到这上学,完善的配套设施让搬迁户的日子越来越幸福。“现在生病去看病就几分钟的路程,不再像原来住在半山上难得出门,我在这住着可舒服了。”说起现在生活的便捷,韦国英笑得合不拢嘴。(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石江寒)

责任编辑:陈亮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