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镇宁自治县简嘎乡翁元村下这央组的生态鹅养殖点上人头攒动,村民们兴高采烈地等待着远道来而采购生态鹅的客人。中午12点,一辆铜仁牌照的货车飞驰而来,铜仁客人下车直奔鹅棚子。只见羽毛粉白、生龙活虎的几千只白鹅因有人的煽动呼拉拉朝着一个方向奔去。“这些白鹅太漂亮了,这么好的生态环境养出的鹅我们放得心,这次先定1000羽吧。”客人开口说道。村民梁启华已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赶紧接过话茬“好的好的,我们马上给你装上车。”
上这央村民组贫困户生态鹅养殖点是今年5月才开始建设的,经过村民们两个多月的精心饲养,第一批1000羽白鹅在12月2日这天正式出栏。贫困户梁启华、梁启明、杨天平一早便把养殖白鹅的30户村民集合起来,让他们亲眼见证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真的很兴奋!”梁启华从贵州创为联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兑现出1万元钱,拿在手里兴奋地说。“这个项目太给力了,立杆见影啊,我们只要好好养,脱贫没问题了。”梁启华是30位贫困户选出来的带头人,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从贵州创为联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买来鹅苗、饲料,由公司提供技术保障,农户出劳动力饲养,白鹅出栏后,公司将贫困户养殖的成本返还给农户,每只鹅另付10钱给农户。“我家养了近500只鹅,出栏后我便领到了近5000元钱,才短短两个多月,这个项目值得做。”梁启华高兴地说道。
贵州创为联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今年2月在简嘎乡注册的从事种植、养殖、农旅开发的公司,公司注册资金6000多万元。先期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翁元村上这央组流转了120亩土地建设种鹅基地,同时在翁元村下这央组建设贫困户养殖点,在翁元村坪卜组建设贫困户入股养殖点,三个养殖点同时开工建设。在翁元村坪卜组贫困户入股养殖点,贫困户以特惠贷的方式贷款5万元,入股到贵州创为公司,贫困户在创为公司的帮助下进行白鹅养殖,公司通过资本运作增加资金的运行率,年底每户可领到20%的分红1万元,同时贫困户到创为公司打工,包中餐,固定工每月可有2300元工资,零工每天可领到100元-120元工资。
贵州创为联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屈亮告诉记者,选择在简嘎乡注册公司,就是看好简嘎的生态环境、气候资源和当地党委政府的积极配合。虽然目前企业发展还有许多困难,但将来的发展前景会好的。记者在养殖点看到,碧绿的清水江绕村而过,一丛丛翠绿的刺竹将鹅棚子包围着,可爱的白鹅在竹子做成的水槽旁饮水、在木板做成的料槽旁吃食,十余度的气温让白鹅舒展自如,一会儿啄啄羽毛、一会儿嬉戏,一派原生态的动人画面。
“屈总,我们村的农户养殖积极性很高,能不能再给我们增加1万羽鹅苗啊?”在坪卜村民组,翁元村村支书王补华大声地说出心里话。村民王建刚在一旁也接过话说:“看到上这央村民组的村民已经有了收入,我们也很激动,想扩大养殖规模。”据了解,下这央组共养殖白鹅6000羽,坪卜组共养殖白鹅5000羽,上这央组共养殖白鹅5000羽,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个养殖点分批分期出栏生态鹅。前来订货的客户安徽许氏鹅业公司的许经理到简嘎乡已有一周时间,为了弄清楚生态鹅的养殖情况,他蹲点住下进行详细了解。许经理告诉记者,这几天已经拉走了3车5000多羽白鹅,这样的生态环境下养出的鹅,肉质优,放得下心,在给顾客推广时有底气,许氏鹅业公司将会与创为公司签定长期供货协议。
屈亮告诉记者,简嘎乡的自然生态环境很适合发展生态鹅养殖,为了把资源利用好,贵州创为联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用2-3年时间种植构树1万亩生产饲料,兴建屠宰加工及冷链物流平台,建8000平方米厂房,达到200万羽的养殖和加工规模,同时利用鹅粪生产有机肥15000吨,将创为发展成为简嘎乡本土的生态农业循环产业。
在贵州创为联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记者遇到了江西咏鹅生态农业公司的王瑞总经理,他正在与贵州创为联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谈种植构树的事宜。据了解,构树含有蛋白质26.1%,是饲料的好材料,同时具有中药、保健等价值,是一个具有发展潜质的种植业。
据了解,白鹅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全国各地有很大的市场,单广东省每天需求量达70万羽,而简嘎生态鹅养殖点目前每天只能提供1000羽,供不应求。目前简嘎生态鹅销往湖南、成都、重庆、江苏、安徽、广东等地,强大的需求是市场的前景,许多村民看到了这个产业的希望,纷纷表示愿意养鹅。村民王建刚把远在浙江打工的妻子叫回家一起来养白鹅,他以贫困户名誉从银行贷了5万元特惠贷加入到创为公司,夫妻俩在创为公司打工,王建刚每月有3000元收入,妻子有2100元收入,到年底王建刚家可从创为公司领到20%的分红1万元,王建刚高兴地说:“没想到简嘎的好山好水带来了这样的好产业,我们依靠创为公司,一年以后就可以脱贫了,二年后便可致富。”
今年,贵州创为联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帮扶了60户贫困户发展生态鹅养殖,明年将带动300余户贫困户发展养殖。屈亮告诉记者,创为公司目前将养殖的所有利润让利于老百姓,目的是培养老百姓养殖的兴趣,扩大养殖规模,而创为公司的利润着眼点却是屠宰、物流、食品深加工和饲料。 据了解,本月生态鹅养殖将达到2万羽,公司计划明年养殖规模达到100万羽,按每只10元利润算,将给当地村民带来1000万元的纯收入。(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现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