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春风行动】六马镇:十万亩李花竞相绽放

2018-03-05 09:33:07    来源:   安顺新闻网      

本网讯 “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满山遍野盛开的李花如海如潮、无涯无际,让唐代诗人韩愈久久沉醉。

连日来,镇宁自治县六马镇漫山遍野的李花竞相怒放,如同盖上了“皑皑白雪”,引得游客纷至沓来,争先在李花林中赏花、拍照游玩,赞叹不已。


“好花结好果”。近年来,镇宁自治县六马镇政府以区位优势为依托,以示范园区为引领,市场为导向,积极打造蜂糖李产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李子扶贫产业种植,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六马镇位于镇宁自治县南部,距镇宁县城63公里,曾是红军长征的经过之地。其拥有独特的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年平均气温高达19.65℃,气候与土质很适宜种植李树,历来就有种植李树的习惯,尤其是当地所产的蜂糖李,甜如蜂蜜,深得消费者喜爱。

为促进产业发展,在省、市、县各级政府的支持下,2008年起,六马镇以弄袍、板乐、果园、板阳、双许等村为中心,大力种植发展李子产业,并以“六马蜂糖李”为龙头的“六马系列李子”规模化、精品化种植,让小李子逐渐蜕变成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依靠李子产业,很多村民摆脱贫穷走上了致富路,马正洪就是其中之一。

马正洪是果园村村民,今年37岁。“要不是种植李子赚了钱,可能我现在都还过着在外漂泊打工的生活。”马正洪还没读完初中,就像村里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

“不外出打工不行,家里的日子没法过。”马正洪告诉记者,在土地贫瘠的山区农村,外出打工是年轻人的首选,祖辈世世代代以耕作为生,种植传统的农作物收成很少,人口多的家庭,有时连基本的温饱也难解决。

“在外打工的日子既累又存不到钱。”说起打工,马正洪算是那种勤奋踏实的农村青年,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一年下来,除去平时的生活开支及每年春节往返的路费,存到银行的还不到15000元。“在外打工10多年,在农村也盖不起一栋能够安身的房子。”马正洪说,文化少,没文凭,在外打工时间再长,也改变不了贫穷。

2010年,在外打工的马正洪听到老乡说,村里种植李树镇政府还给补助,许多人种李子赚了钱。于是,他把工作辞了,回到家乡种植李子。

说干就干,2010年冬天,马正洪开始种植李树。现在,他家从最初的几亩发展到50多亩,每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他成为了村里名副其实的小老板。“今年再等新一批李树挂果,我就可以在村里盖个大房子了。”马正洪说。

目前,在马正洪的果园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李树,李子产业已成为该村的致富“法宝”。

据六马镇党委书记杨恩文介绍,近年来该镇引导群众因地制宜种植李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群众收入逐年增加,呈现出“村村有果林、户户有果园、坡坡花果山、人人奔小康”的良好局面。

据了解,六马镇的李子种植面积已近10万亩,已覆盖全镇21个行政村,李子产品获得了国家农产品无公害认证和绿色水果认证,已经销往成都、重庆、湖北、湖南等地,得到众多消费者认可,年销售收入近3亿元。(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伍水清 薛峰)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