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开启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之际,安顺农商银行响应号召,对标对表,尽职履责,在全市积极开展“三项行动”,助力安顺脱贫攻坚工作,吹响了全市农商系统脱贫攻坚春风行动的冲锋号。
信贷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
家住西秀区刘官乡周官村的村民胡科伟从小就跟着父亲学起了安顺地戏“面具”雕刻手艺,“面具”雕刻从祖上传下来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了。作为村里的贫困户,为养家糊口,胡科伟早年一直在外务工,后为传承和发展好面具雕刻这门手艺,回到家乡重操旧业,从最初在街头摆摊设点到建立小作坊,从作坊式生产到企业化经营,从本地销售到订单作业销往浙江义乌等商品市场集中地,从国内销售到出口他国……一步一个脚印,胡科伟小“面具”做成了大生意。
而胡科伟这些成就的取得,身后都有安顺农商银行的全力支持。“搞企业化生产,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购买机器设备,需要聘请更多工人开展作业,需要更多精力打开市场……资金短板是我们这类企业最难迈的一个坎。可以说,如果没有安顺农商银行的支持,就没有我们公司的今天。”如今已经是安顺市大明屯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的胡科伟说。
随着政府对传统非遗文化的重视和市场对非遗物品的喜爱,在安顺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下,单就周官村来说,目前从事“面具”雕刻作业的村民已经有60户左右,其中作坊式生产的就有12家,已初见规模的就有3家,而近三年安顺农商银行刘官支行已经累计投放支持该村发展面具雕刻生产的信贷资金就达3000余万元,有效帮助22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周官村也从以前的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为远近文明的小康村。
在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银行,安顺农商银行始终把服务地方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近年来累计支持各类特色产业发展资金超过10亿元,有效带动13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为传承非遗文化,推动地方文化旅游发展,助推同步小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派挂“产业村长”
打造“党建+扶贫攻坚”新模式
为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深入推进“双基联动”金融服务工作,助力地方加快脱贫攻坚进程。2018年2月,安顺农商银行委派14家农村支行行长到西秀区14个贫困村挂任“产业村长”,以“基层支行+村基层党支部”为载体,充分发挥涉农支行行长农村面貌熟、业务素质好、协调能力强的优势,帮助挂帮贫困村做产业、拓市场、促就业、谋发展。
目前,安顺农商银行派挂的“产业村长”已经全部就位,正走家串户深入所派挂的贫困村进行摸底,掌握贫困现状,找准贫困症结,研讨解决方法。下一步将通过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及所挂村支两委的对接,加快与村基层党支部签订“双基联动”金融服务共建协议,建立健全银政、银村合作交流平台。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帮助贫困村加快改善生产条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想方设法觖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充分发挥“金融精准扶贫致富学校”作用,邀请农业专家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授贫困户如何科学进行种养殖,普及各类金融知识,提高贫困户知识水平。利用重大节日定期不定期开展送温暖、送文化下乡活动,帮助贫困户解决临时生活困难。
“派挂‘产业村长’旨在通过帮助贫困村做强做大产业,开展捐赠帮扶、完善党支部阵地建设、送温暖、送文化等举措,全力帮助贫困村脱贫摘帽。”安顺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段应安说。
“流动服务银行”
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安顺农商银行的服务太贴心,不愧是咱老百姓自己的银行!”刚在流动服务车上办完业务的岩腊乡箐口村村民石全中一边数着手中拿到的农业补贴款,一边竖起了大拇指说,“作为村里的贫困户,因为身体残疾行走不便,以前要到乡里的营业网点去办理金融业务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现在有了流动服务车真是太方便了,在家门口就能取到钱。”
“哪里的群众有需要,我们的‘流动服务银行’就开到哪里。在助农脱贫工作中,我们的普惠金融将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安顺农商银行助农脱贫流动服务小组负责人吴刚说。
据了解,为节约贫困户办理金融业务成本,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实施普惠金融,助力脱贫攻坚。安顺农商银行除在各乡镇人口聚集地铺设自助银行设备,在各个村寨安装“信合村村通”外,还购置了全市首台“助农脱贫·流动服务”车。配备专职人员,将流动服务车开到偏远村寨,面对面地为边远山区客户特别是贫困户办理金融业务。这样,既节约了客户往返各乡镇营业网点办理金融业务所需的乘车费和餐饮费,还为群众节约了大量时间,让贫困户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脱贫致富上。仅2018年以来,安顺农商银行“助农脱贫·流动服务”车就已到各边远村寨开展服务40余次,累计办理业务2491笔,涉及金额394.43万元,惠及群众3000余人,为群众节约成本3.7万余元。(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国平)
(责任编辑:段子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