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春风吹拂柳,大地意盎然。3月31日,惠兴高速紫云自治县板当镇沿线段的两边山地上,不少村民在翻耕、打窝、栽种……一派繁忙景象。
在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中,板当镇立足资源优势,构建种“草”养“畜”产“菌”,“畜、菌”产“肥”,“肥”养“草”的生态循环农业,补齐产业链条,让山坡变绿,让农户脱贫。
构建循环农业产业园
板当镇洛麦村小洛麦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改扩建的G354国道和惠兴高速从这里横穿而过,此处距惠兴高速板当匝道10公里,距摆所匝道6公里,区位优势较好。
记者走进小洛麦组看到,公路两旁搭建着整齐划一的大棚共有164个,全部用来发展食用菌产业。
“板当镇依托洛麦村的资源优势,计划在该村建设一个集生物有机肥厂,青贮饲料厂,菌棒加工厂,草博园,菌博园,智慧农业数据中心等为一体的绿色生态扶贫产业园。”板当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匡永豪说,整个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390亩,分两期建设,计划投资4292万元。以“一心二园三厂四带”规划布局,“一心”是智慧农业数据中心,“二园”分别是草博园、菌博园,“三厂”分别是有机肥厂、青贮饲料厂、菌棒加工厂,“四带”分别是菌草产业带、有机肥产业带、食用菌产业带和畜禽产业带,绿色生态扶贫产业园的建设将大幅度提高全镇人口就业率。
目前,食用菌项目一期建设工程基本完成,即将投放菌棒,同时已完成新塘村青贮原料收储站建设及其余15个村站选址工作。
循环农业让坡绿民富
在板当新塘村翁坝组的一片山坡上,几位村民正在栽种菌草;山脚下,去年种植的一片菌草长势较好。
“这些菌草是去年6月份种植的,种草目的就是要发展养牛产业。”新塘村村支书袁国荣告诉记者,目前,新塘村已经种植菌草近300亩。
新塘村不仅种植了发展养牛业所需的草资源,还成立了新塘村养牛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拟以集中喂养和农户散养两种方式来发展养牛业。
“为达到产业带动的目的,我们发动群众种草,种植的菌草或用于养牛、或用于菌棒加工所用。”袁国荣说,种草每亩每年可产草6至8吨,按照3角钱1斤计算,1吨草600元,农户种草每亩地可收获3000元以上,比种植玉米划算得多。
“生态循环农业产业是能让山坡变绿,让农户脱贫致富的好产业。”板当镇党委书记聂雄说,通过种植养“畜”产“菌”,“畜、菌”产“肥”、“肥”养“草”的生态循环产业运营模式,实现“一个保障(就业收入保障)二个收益(集体经济收益和公司收益)、三个普惠(贫困人口、非贫困人口、外来务工人员)”,以“菌博园、草博园”为展示平台,通过大数据平台溯源系统,大力发展订单式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农业实用技术成果展示与转化、技术示范与推广、技术培训与普及、产业发展与带动,具有强大辐射带动功能与示范效应。
完善利益链助农增收
“板当镇规划建设的循环农业产业园是以‘政府宣传引导、企业自主运营、贫困人员参与产业收益共享’的产业扶贫模式来运作。”匡永豪说,采用“龙头企业+园区+村级公司+基地+贫困户”的“九统一分,三次收益”的利益联结方式。
九统,即规划、供种、技术、收购、加工、质量、销售、品牌、运营统一。一分,是分户种植,种植户以产量换取劳动报酬和销量报酬,多劳多得,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兑现收益分配,形成扶贫利益机制,实现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贫困户)三方共赢。
农户第一次收益为村级公司按等级定价收购菌草(食用菌),农户直接收益;农户第二次收益为村级公司的返利(每个生产周期结束,村级公司进行一次效益结算,将村级公司利润的20%按照种植户的产量、质量返补给种植户);农户第三次收益为镇级产业公司的返利,每个生产周期结束,镇级公司进行一次效益结算,将镇级公司利润的10%按照各村种植菌草(食用菌)的产量、质量反补给村级公司,5%用于星级示范户奖励,25%按照种植户种植菌草(食用菌)的产量、质量反补给种植户,60%留作镇级发展基金。
“生态农业产业园建成后,可实现水土保持和生态美化,形成山地现代特色高效农业,促进农户增收。”聂雄说,在全镇16个村建一个以上青贮原料收储站和生物整机肥原料收贮点,可辐射带动村民就近就业,整个产业至少实现1800人直接就业,并带动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发展。(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