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平坝区羊昌乡:一村一品,吹响振兴农村经济产业革命冲锋号

2018-04-12 16:20:46    来源:   安顺新闻网      

  本网讯 春耕时节,万物生长,平坝区羊昌乡昌河村一千多亩折耳根种植基地生机盎然,处处繁忙气象,农民们忙碌于折耳根挖采、清洗和外销……


  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该乡按照“一村一品、一特”产业发展要求和实现每个村2个以上产业发展带动的目标,积极发展种养殖产业,通过产业带动、就近务工、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并进一步抓紧抓实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不到一年时间,在全乡7个村布局了优质水稻、蔬菜、中药材、灰鹅养殖、生猪代养、林下鸡等特色产业,到今年3月基本实现了该乡一村一品、一特产业发展要求和实现每个村2个以上产业发展带动的目标,吹响了该乡振兴农村经济产业革命的“冲锋号”。

  激活荒撂土地新活力

  “以前,村里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这几年看着村里的折耳根销量好、产值高,都回来种折耳根了,折耳根种植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4月10日,记者在羊昌乡昌河村村口道路两旁的种植基地,村民王朝忠正在组织村民把刚收割的折耳根装车出售,忙得不亦乐乎。

  “刚开始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大面积种植,村民看到了效益后,自发种植的也多了起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村支两委就组织成立了村级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经发展到30多个社员,经过合作社三年的抱团发展,现在我们村的折耳根不仅在本地畅销,还远销重庆、成都等地。”王朝忠不仅是种植大户,他还是村合作社的负责人,说起折耳根种植的经济效益,王朝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要是管理得好,一年五季,折耳根的亩产能在50000斤左右,这几年,折耳根的市场批发价都能稳定在每斤2.5元,每亩的产值在12.5万元,除去成本,少说也能有四五千块,这可比水稻的经济效益高多了。”王朝忠介绍说。

  据统计,目前该村共有30多户农户种植折耳根,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实现产品年产量近500万斤,折耳根种植已让昌河村成为名副其实的富裕村。

  一直以来,该乡以传统农业为主,种的都是玉米、马铃薯、水稻这些“老三样”。农业现代化进程慢、农作物质量产量低、农村产业结构落后,是制约该乡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由于缺乏主导产业,该乡农村荒撂土地面积逐年扩大,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劳动力严重流失。

  通过不断归纳探索和总结实践,结合羊昌乡实际情况的“一村一品、一特”产业扶贫模式应运而生,为该乡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改变农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支撑。依托这一模式,该乡农村沉睡资源被彻底盘活,农业产业活力空前高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激发,点燃了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的热情。群众以入股分红、入社务工、转让土地、技术培训等方式,亲身投入到了这场助推农村经济振兴的产业革命中来。

  构建产业脱贫新动力

  农村产业兴,群众腰包鼓,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该乡依托“一村一品、一特”产业扶贫模式,致力于搭建和完善与建档立卡贫困户间利益链接机制,确保群众有活做、有红分、有金拿,真正把产多质优特色种养殖产品的变成群众荷包里的“真金白银”。

  刘梅是该乡稻香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打工回来的她刚在该村周英德灰鹅养殖基地找到工作。“过去都是跑到外省打工赚钱养家,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务工,不仅有收入还能学技术,我很有成就感。”

  据了解,稻香村的周英德从20多年前开始专门从事灰鹅养殖,现在养殖灰鹅1500只,每年可向市场提供4000只的鹅苗,2000只成鹅,净利润15万元。稻香村的周英德是羊昌乡乃至整个平坝区的灰鹅养殖大户,在品种繁育与提纯、机械孵化技术操作、牧草种植加工及饲料调配等方面均有较好技术。

  “周英德不光自己养灰鹅,他还发动村民们一起养灰鹅。在周英德的带动下,羊昌乡目前有大大小小灰鹅养殖户50户,养殖灰鹅3000多只,村民每年可从中获利200多万元。来这里打工想学点技术,然后自己养灰鹅!”刘梅满怀信心的告诉记者。

  在该乡,像刘梅一样在各村种养殖合作社务工贫困户还有很多,他们不仅得到了稳定收入,更在各个合作社务工里实现了自我价值。据悉,该乡7个村的各个特色种养殖产业利益联结非贫困户数达到1200余户,链接贫困户达310户,而在农忙时节,7个村的的农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内的务工人员可达1000余人,其中80%以上都是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展现特色农业新魅力

  今年是全省、市、区抓实春风行动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一年,更是平坝区夺取脱贫出列最终胜利的关键之年。今年三月,平坝区委、区政府下达了在全区重点发展优质米、食用菌、蔬菜种植和牛、猪、鸡养殖等农业产业,全区实现玉米调减8.06万亩,蔬菜种植20万亩(次),投产茶园2万亩,中药材种植1.38万亩和种植优质稻10万亩的总目标。作为坝平土沃、水源充沛的万亩大坝,该乡积极安排部署,兴起了新一轮农业产业发展热潮。

  在贵州宏锦园投资有限公司苗木种植基地,66岁的村民柏枝林在基地忙着给果树苗剪枝,这个年纪还能当上农村“上班族”,老人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这个年纪,在外面不好找活干,也挣不了钱了,只能在家种点谷子,维持基本生活,自从这里搞起了苗木种植后,村里的老人和妇女都有活路做了。” 柏枝林告诉记者,他在这里做了一年多了,每天负责给苗木剪枝、割草、浇水,每天的工钱是70块钱。

  “当时之所以想回来创业,也是想解决农村老人和妇女的就业问题。” 公司负责人黄思锦告诉记者,自从公司成立后,每天都会有工人来务工,每年直接带动村里10000人(次)以上的就业,年人均收入增加3500元。

  在原野果蔬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林下养鸡项目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去年发展的10000羽林下养鸡让贫困户尝到了甜头,今年贫困户的养殖热情也更加高涨了;在羊昌乡龙海村,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投资200万元,带动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林下优质土鸡养殖,让该村的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顺利脱贫,并成功走上新兴职业农民道路。(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斌)

责任编辑:陈婷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