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如今在农村随便修栋房子都是三层以上,全家人住的话至多能住上一到两层,剩下的房间空着没人住,浪费太可惜了,如果农民能把这些空房子利用起来发展食用菌产业,不仅房屋得到充分利用,还能挣到钱。”在普定县补郎乡仓田村一所闲置小学的破房间内,仓田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柯发银指着老屋内满架的菌棒告诉记者,如今农村的闲置房较多,如果能充分盘活农村的闲置房资源培育食用菌产业,能有效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利用农村闲置房培育食用菌产业,并不是柯发银的突发“奇想”。记者在与他的交谈中了解到,柯发银为仓田村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长期在外从事食用菌培育与销售,有着十多年的食用菌经营经验。目前,他与合作伙伴在贵安新区拥有自己的食用菌产业培育基地。
2017年底,柯发银与同是仓田村的合作伙伴艾仕友回家探亲时,发现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村里大量的民房被闲置。“何不带领老乡们用这些闲置的房屋来培育食用菌?这样还能解决贫困老乡没钱搭建食用菌大棚的问题。”艾仕友在听到柯发银的提议后,两人一拍而合。
“要带领群众发展食用菌产业,首先解决菌棒生产的问题。”据安顺日报社挂任补郎乡党委副书记江富全介绍,在补郎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2018年1月4日,由包括柯发银、艾仕友在内的5名村民合股成立仓田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得到仓田村村级公司投入125万资金支持,采取“村级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的合作方式成立普定县仓田菌棒加工厂,工厂选址就定在原大田村闲置的学校内。
“要带领村民利用闲置房培育食用菌产业,首先要做给群众看,让村民们相信在房间里也能长出食用菌。”说到菌棒加工厂初步的选址,柯发银说,选在闲置的学校教室里,就是想做一个示范,让村民相信闲置房里也能长出食用菌。
日前,在仓田村菌棒加工厂内,第一批五万包菌棒堆满了每间闲置的旧教室,记者看到,许多菌棒已开始抽丝长出菌子,马上将可以投向市场。
“我们第一批培育的是市场价值高的猴头菇,在福建一带非常受欢迎,价格好时可卖到20元一斤。”柯发银告诉记者,培育经营食用菌10多年,他们已经建立了专门的销售渠道,产出的食用菌不愁卖。
闲置房里培育食用菌示范成功,如何推广到群众中去,带领群众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致富?
“食用菌‘菌包’一旦由合作社技术人员培育成功,后期的管护相对很简单,村里的妇女、老人都可以管护,可以把目前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据市农委社挂任补郎乡副乡长张星介绍,目前,补郎乡政府已经帮助仓田村菌棒加工厂选定新的厂址,新的食用菌培育大棚已经开工建设,年产量预计达到100万棒,将覆盖补郎乡全部贫困农户种植。
“培育出的菌棒我们主要发给农户在闲置的住房内种植,食用菌每年可种植三季,假如一户农户每季种植5000棒,只需25平方米的住房,每年可种15000棒,按照每棒保底收益2元,每户农户每年最低可获利3万元,贫困户很容易就脱贫了。”站在食用菌培育房里,柯发银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猴头菇为例,合作社对农户发出的价格以最低价3.5元一个菌棒,每个菌棒最低能生产鲜菌1.5斤,合作社保底回收价为每斤4元,每个菌棒农户最低可获利2元。
产业做出来,关键还要与贫困群众有好的利益联结机制。据江富全介绍,仓田村菌棒加工厂采取“村级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的发展模式,村级公司与合作社各占50%的股份,另外,公司获利后还将提取10%的利润作为奖励产业做得好的农户,激发广大农户的内生动力。
“利用农村闲置房发展食用菌产业,不仅可以盘活农村大量的闲置房,广大农户的积极参与,还可解决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真正激活农村经济的发展要素。”江富全表示,仓田村利用闲置的民房种上“致富”食用菌,不仅闲置民房空间得到充分利用,还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对助推脱贫攻坚有很大的帮助。(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伍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