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茶集中上市之时,进入普定县猫洞乡,绿油油的生态茶园,飘香的农家饭菜,不仅将茶产业文章做好,还以茶品牌为引领,带动生态旅游链条,让越来越多的农民鼓起了钱袋子。
“现在好多了,这里工资高,还能照顾家,比外出打工强!”在猫洞乡新民茶叶专业合作社采茶的贫困户张庆珍高兴地对记者说。
来自该乡新民村下黑石组的张庆珍,是精准识别的贫困户,她一边干活一边向记者介绍:“我从3月11号开始采茶,老板向我们贫困户收的茶青1斤多给1块钱,我平均每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春茶可以采到5月中旬,光是采春茶我可以得到6000多块钱的收入。”
据了解,由于猫洞乡有着适宜茶叶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该乡因地制宜发展以朵贝茶为代表的优良茶树群体品种,广泛种植茶株生长势强、主干明显、芽叶内含物质多质量高的茶叶。近年来,猫洞乡围绕产业集聚区、茶产业和生态旅游做文章,2015年在新民村建设了省级农业示范园区“普定县亲民生态茶产业示范园区”,将茶产业和生态旅游做出猫洞特色,有效带动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茶叶种植面积11000余亩,可采面积约8000余亩,以普定县亲民生态茶产业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周边的中岩村、补龙村、猫洞村、中兴村、龙都村、来腰鼓村等村300余户贫困户增收。同时,每年还解决农村3000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据猫洞乡乡长杨仕志介绍:“猫洞乡历届党委、政府始终都把茶业作为兴乡战略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的支柱型产业来发展,把茶叶基地建设纳入村级的重要工作业绩进行考核,极大地激发了各村发展茶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了茶业发展步伐。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大宗茶生产为主线,坚持走新型合作化道路,整合资金,打造品牌,实现了茶叶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有力的助推了脱贫攻坚工作。”
通过在园区茶场务工,茶农户均增收达4500元以上,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直接增加劳务收入4200万元。新民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希说:“茶场的每亩茶叶农户1年可采摘37斤左右,春茶约11斤,夏茶约16斤,秋茶约10斤,采一斤翠芽的工价是80元,一斤毛峰30元,一斤高绿12元。在茶场参与管护的贫困农户,1亩茶地用6个工,80元1个工。今年清明前我们共收了10000余斤茶青,加工出翠芽900余斤、毛峰共600余斤,毛收入在45万元左右。”
据介绍,近年来,猫洞乡坚持农业抓产业、产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茶叶抓高效的原则,不但在茶叶种植管理、优质茶叶栽培技术、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培训,还把茶叶基地建设纳入村级的重要工作业绩进行考核,依靠茶产业形成多劳多得、可持续稳定收入的有效扶贫机制,有效克服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变“输血”为“造血”,激发激励贫困户内生动力。“猫洞乡整个茶产业占农业产业收入的30%左右,截至目前整个乡从事茶产业相关专职人员约1500余人,2017年帮助贫困户脱贫1684户5096人。”该乡副乡长胡继江如是说。(李淦铭 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