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紫云自治县宗地镇新寨村刘寨组的一块田地里,十余名村民正忙着栽种丹参。
“这是宗地镇平寨村公司的丹参种植基地,我们在这里做一天工就有70元钱的劳动报酬。”在地里栽种丹参的新寨村刘寨组村民金秀说,对于她们60多岁的人来说,能在家门口做点活赚点小钱补贴家用,感觉很好。
同样,新寨村马路组村民刘小松正用耕地机翻耕土地,在他翻耕地块旁边的一块已翻耕土地里,几位村民正趁着大好天气栽种丹参。
“我今年准备栽种62亩丹参,其中有4亩地是自己的承包地,另外58亩土地是从别的村民手中流转过来的。”刘小松说,之前他一直在省外务工,今年春节回乡,他得知家乡加大调优产业结构力度,政府鼓励和支持村民发展高效农作物;再加上青岛对口帮扶宗地的鸿德盛中药饮片公司要在当地帮扶种植丹参,在外打拼多年的他见乡亲还过着贫苦生活,便想带头作示范,带动村民发展高效益的农作物。
刘小松经过了解得知,栽种时,种子由鸿德盛公司提供,采收时,公司按照保底价回收。刘小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正常情况下,丹参的亩产不下5000斤,新鲜丹参根的保底回收价为1.3元/斤,烘干的丹参根的保底回收价为1.5元/斤,另外,烘干的丹参花的保底回收价为2.5元/斤。
丹参的栽种成本,薄膜、人工、种子、肥料、除草、土地流转费等成本预计2500元/亩,当年栽种当年采收。正常情况下,种植丹参的利润比种植传统农作物的玉米高很多。
“丹参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种植丹参不仅让自己获得较好利润的同时,还让农户得到土地流转费和就近就业劳动报酬两笔收入。”市政府挂职宗地镇副镇长陈祖鸿说,通过村公司或大户示范种植,一方面,贫困村民通过务工掌握了丹参的相关种植技术后,方便以后自己种植;另一方面,通过示范带动,让群众看到种植高效农作物有利可图,从而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高改种高效益、高收入农作物的主动性。
“目前,新寨村共种植有丹参140余亩,分别由两户种植大户和村级公司共同种植。”宗地镇副镇长芦国清说,边远山区的大多贫困群众思想打不开,守旧思想严重,不具备敢闯敢干的劲儿,只有先作示范,让贫困群众看到甜头后,带动更多的群众自己种植,获得更大利益增收脱贫。(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