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记者来到关岭自治县坡贡镇凡化村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在养殖塘里,村民们正在起网打捞小龙虾,脸上满是喜悦。
“这几天黄果树啤酒节,我们凡化养殖的小龙虾在现场做成熟食售卖,效果还不错。”凡化村村支书唐志刚笑着对记者说:“现在已经有贵阳、毕节等地的几批商家前来预购,价格已出到每斤35元,完全不愁销路。”
凡化村共有648户2355人,通过“1+5”专项治理再识别,现有贫困户90户394人。在调整产业结构之前,凡化村主要以种植传统水稻为主,因为村里的水土好,每亩能产1500斤稻谷,每亩产值可达2200元。2017年7月,凡化村成立了村级合作社,并获得了20万元的扶贫专项资金。有平台,有资金,凡化村“求变致富”的心火热了起来。“一拿到扶贫资金,村支两委积极展开市场研究,经过探讨之后,认准了小龙虾的市场前景,有发展,能致富。”唐志刚告诉记者:“隔壁的宁河村是贫困村,他们也有20万元的扶贫资金,却苦于找不到好的发展项目。我们得知后,主动上门献言献策,并整合了宁河村的20万元扶贫资金,两村共同发展小龙虾养殖。”
凡化村共养殖了40亩的富硒小龙虾,投苗4000斤,经过半年的精心养殖,现在已经开始售卖成品虾。唐志刚告诉记者:“现在基地里亩产能达到300至500斤,根据现在的市场情况,除去留种繁殖的种虾,预计年产值最低能达到20万元。养殖小龙虾是时间越长,成本越低,利润越高,第一年发展需要开养塘,买虾苗,投入较大。过了第一年之后,小龙虾自身开始繁殖,只需要购买饲料等养殖必需品,其他基本没有多余的投入。”
在务工方面,小龙虾养殖基地长期聘用3户贫困户务工,平均每天80至100元,每月能有2000余元的收入。在养殖基地务工的贫困户陈欣伦告诉记者:“以前离乡背井的在外打工,家里父母小孩都无法照顾,现在村里养殖小龙虾,聘用我做技术员,一个月能有2300元的收入,每年还有分红。”
据了解,下一步凡化村的小龙虾养殖基地计划扩大至200亩,村民们可加入合作社一同发展,也可自发养殖,合作社将提供技术、提供虾苗、提供渠道,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安顺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