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今年,紫云自治县火花镇洗鸭河村依托较好的水资源环境,从福建省引进天福水产养殖公司选址洗鸭河河岸,流转土地10余亩,新建鱼塘养殖中华鲟。
初冬时节,记者在洗鸭河村中华鲟养殖场看到,各分类养殖池内养殖着大小一致中华鲟。养殖场技术管理员彭永林拿起网兜,从其中一个池内随意网起几条中华鲟,用手拿起一条中华鲟托试一下说:“这个池子里养殖的中华鲟有6至8斤一条。”
为打好产业扶贫硬仗,2017年春,火花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荐天福水产养殖公司来洗鸭河村考察发现,洗鸭河河水主要来自板母出水洞的地下水,水质较好,含氧量高,适合发展水产养殖。
“较好的水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大大吸引了天福水产养殖公司来这里发展水产养殖业。”火花镇党委委员胡发亮说,去年5月,天福水产养殖公司正式入驻洗鸭河村,并以每亩每年750元的土地流转费在河岸边流转土地建设中华鲟养殖场。同年8月,养殖场首期建设工程完成,并投入养殖首批中华鲟鱼苗。
“我们一边建设养殖场,一边分批投入中华鲟鱼苗。到今年春季整个养殖场建设工程全面完成,前后分批次投入中华鲟鱼苗共20万尾。”彭永林说,中华鲟属养殖期较长的鱼类,不足1两的中华鲟鱼苗,要养殖1年半才有6至8斤重。
“分批投入鱼苗,分类养殖的目的是便于管理和销售。”彭永林告诉记者,中华鲟属于较好品质的鱼类产品,主要销往国内中西部大中城市的高档餐厅、大排档等客户,这些客户便于应对不同需求的餐饮者,大多对鱼的重量大小等有要求。他们生产的中华鲟还销往国外的越南、泰国等地。
“引进企业的目的是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和引导有创业意愿的青年创业发展优势产业。”胡发亮说,洗鸭河中华鲟水产养殖场吸纳洗鸭河村30户贫困户参与发展,贫困户利用每户1万元的产业到户政府扶持资金入股公司,按照协议,贫困户入股第一年获得6%的红利600元,第二年获得6.5%的红利650元,第三年获得7%红利700元。在养殖的第四年,返还农户入股的一万元本金,并继续逐年增加分红红利,确保农户实现持续增收。
“受贵州多地取消网河道箱鱼养殖的影响,给清水鱼类养殖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会,使得鱼类的销售市场前景一片大好。”彭永林说,目前,中华鲟的市场批发价每斤13元,预计春节期间价格还将上升,有望卖个好价钱,养殖场养殖的20万尾中华鲟,喂养到春节期间预计有100余吨。
“养殖场有工人10余人,他们几乎都是本地贫困村民,每月固定工资3000元,所做工作就是投放饲料,看管鱼池和引水安全等。”彭永林说,为引导本地贫困村民创业发展,他们还无保留地向工人传授养殖技术,为工人以后创业养殖中华鲟提供技术条件。
“天福水产公司入驻洗鸭河村发展中华鲟渔业产业,不仅有效带动了3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还让洗鸭河村的产业发展呈现多点开花的良好发展局面。”火花镇镇长吴江涛说,火花镇地处低热河谷地带,水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洗鸭河村利用自然资源环境发展渔业产业的产业扶贫方式值得向全镇推广。(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
(责任编辑: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