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党建先行强引领 合力攻坚战贫困

2019-06-20 16:09:09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关岭聚焦基层一线主战场,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党建先行的战略方向,把党建优势转化成脱贫优势、发展优势,通过提升组织向心力,激活党员发展活力,打造脱贫攻坚“最强军”,确保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最前沿。2014年以来,全县31个贫困村实现减贫摘帽,17875户83303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1.32%下降到目前的7.51%。

把基层组织凝聚成强大的向心力

贫困群众在哪里,扶贫的战场就在哪里。关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一线指挥所”的作用,把基层党组织作为脱贫攻坚最前沿阵地的“基本单元”,建设成为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将党建与扶贫“拧成一股绳”,助推脱贫攻坚打开新局面。

按照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主抓手,村级党组织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羊”的发展总基调,关岭按照“党建+”的发展模式,在全县139个行政村组建“村社一体”合作社,在村级党组织的引领下,改变农户以往“单打独斗”的发展方式,通过“抱团温暖”,帮助农户实现增收。

坡贡镇根据得天独厚的土壤及气候优势,将传统产业小黄姜定位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在村集体合作社的带头引领下,全镇小黄姜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1600亩增加到现在的3600多亩,其中农户自种达3200多亩,去年种植户增收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121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2016以来,像坡贡镇一样,各村级党组织积极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各项扶贫产业在关岭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县“空壳村”现象全面消除。去年,全县139个行政村村级合作社有97个实现效益分红,村级集体经济积累50万元以上的村达72个。

为进一步激活组织的“神经末梢”,提高服务贫困群众的质量,去年以来,关岭将全县1296个村民小组划分为908个网格实施脱贫攻坚网格化管理,由县乡两级派出908名帮扶干部下沉到一线担任网格员,并在各村民组建立临时党小组,由符合条件的网格员或村民小组长担任党小组组长,有效解决了党组织服务力量断层的问题。

“周一,到组查看老旧房整治进度;周二,下组召开土地流转群众会......周六,到贫困户家了解家庭增收情况......”翻开新铺镇藏龙村本寨组党小组组长陈艳的扶贫记事本,详细记录了一周的工作情况。陈艳是新铺镇下派到藏龙村的脱贫攻坚网格员,同时兼任本寨组网格党小组组长。“组建党小组后,我们直接把工作现场搬到各村民小组,同时动员组内党员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服务群众更便捷,组织力量更强大。”陈艳介绍说。

此外,关岭县还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发展新模式,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流动党员聚集地、扶贫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确保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脱贫攻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把党员发展成脱贫攻坚的先行者

越是到扶贫的“深水区”“攻坚区”,党员越是要勇立潮头、走在前列。近年来,关岭县大力实施党员致富带富“领头雁”工程,培养选拔了一大批带富能力强的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向前发展。

走进断桥镇德新村,灰鹅、香猪、蔬菜、水果十几种产业项目齐头并进,2018年,村集体实现增收20余万元,户均增收800余元,德新村也一跃成为全县扶贫产业示范基地,而村党支部书记杨国华则是这场产业革命中最大的“功臣”。

杨国华曾是安顺市的一名公交车驾驶员,拥有五险,薪酬可观,在这之前他还跑过运输、当过老板,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还乐于助人。2013年,德新村前党支部书记辞职,组织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三番五次上门动员,在2013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被村民全票推选到“领头羊”的位置。杨国华不负众望,组织成立村集体合作社、带头筹集资金、成立能人协会......德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功摆脱贫困。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头号工程,因为绝大部分贫困群众安土重迁,思想观念落后,让搬迁工作难度更大。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关岭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切入点,鼓励农村党员把身份亮出来,把形象树起来,强化身份意识,增强服务观念,率先带头搬迁。永宁镇康寨村党员罗环宇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当时村干部让我带头搬,其实心里真没底,不晓得到城里后能不能找到活干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但是作为一名党员,我不带头谁带头。”提起当时的决定,罗环宇说道。让罗环宇没想到的是搬到县城集中安置点后,他被组织选任为搬迁点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继续为搬迁群众带好头、服好务。

杨国华、罗环宇只是关岭扶贫战场上党员带头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发展,各村党组织书记、党员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一线,发挥先锋模范和舵手的作用,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把后备力量培养成扶贫的生力军

面对形势严峻的脱贫攻坚任务,在县乡两级选派充实村级干部队伍的同时,关岭还着重从思想上引领,方法上传带,经验上传授,大力培养发展村级后备干部,努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夯实脱贫攻坚战斗堡垒。

2016年,普利乡普利村致富带头人杨成引进重庆花椒品种到村种植达1200多亩,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2017年,时任普利村党支部书记的徐景国上门动员他投身脱贫攻坚事业,杨成二话不说便答应了,在他的引导下,普利村合作社种植花椒达4550亩,他还将自家的1200亩入股合作社共同发展。随后杨成被普利村“两委”纳入后备干部进行跟踪培养。

新铺镇藏龙村本寨组产业大户张元龙,养鸡1000余羽、牛20余头,发展蜂糖李种植100余亩。在村党支部的动员下,张元龙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如今也是一名预备党员。他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带领村民发展蜂糖李种植300余亩,优先吸纳贫困群众务工,用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服务。

2017年,关岭出实招,通过招考的方式招录85名脱贫攻坚专职副主任到贫困村工作,同时引进52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工作。在这批新生力量的加入下,全县139个村基本上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摸爬滚打,这批年轻干部逐渐成长为关岭扶贫战场一支不可磨灭的“生力军”。针对合同期满不能顺利转岗的在村大学生,党组织优先将文化素质高、熟悉村情及群众认可的大学生作为村级干部后备人选进行培养,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花江镇太坪村脱贫攻坚专职副主任张艳,面对村干部年纪偏大记忆力差的状况,主动将产业扶贫、危房改造、移民搬迁等政策记牢背熟,积极跟着老干部学经验,经过一年多的历练,张艳已经从当初那个青涩的大学毕业生蜕变成村里的宣传动员“能手”,曾经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便协助村委成功动员79户贫困户移民搬迁。因表现突出,张艳被村“两委”纳入村级后备人选进行跟踪培养。

近年来,从致富带头人到返乡优秀青年,从农村知识分子到复员退伍军人,从脱贫攻坚专职副主任到优秀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有思想、有干劲,能带好路子,引领致富的新生力量被选入村级后备干部库,为全县脱贫攻坚储备人才。目前全县共摸排出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后备干部303名,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54人,高中(中专)104人。(何淼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


责任编辑:陈婷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