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旱地变水田 农户展笑颜

2019-07-18 19:08:08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造田埂、建沟渠、装水泵……连日来,关岭自治县永宁镇大坝村“旱改水”项目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压路机、洒水车来回穿梭,工作人员正在加快推进项目扫尾工作。经过几个月的改造,曾经杂草丛生的荒芜旱地,已然逐渐变成接垄连坎、机耕路四通八达的肥沃耕地。

  所谓“旱改水”项目,是指在农田建设时对现有的中低产田和低洼易涝地,通过平整土地、修筑沟渠和电力改造安装等措施,将地势高低不平的旱地,将地势高低不平的旱地,改造成“田成方、路相通、可灌溉”的高产水田。将旱地改造为水田,这是一项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的利民工程,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形成稳定的生产能力,做到藏粮于田,还能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

  旱地变水田,水田成风景。今年以来,贵州银行安顺分行以“旱改水”为主的综合土地整治建设项目作为精准扶贫的一项新着力点,完善与关岭县委县政府、自然资源局、财政、农经多部门协作对接机制,加强可研编制、项目立项批复、实施方案配合,在风险可控、企业发展的前提下,按照每亩单价不超过核定金额成本价控制的授信额度,向土地开发企业提供了1.4亿元的土地复垦绿色贷款,期限3年,授信资金用于关岭自治县9894.11亩以“旱改水”为主的土地整治建设项目工程施工。同时,关岭县委、县政府政府将“旱改水”工作作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调整国土资源利用方式,不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按照“少占、多补、提质”的要求,坚持耕地保护优先、数量质量并重,加快旱地改水田工作进度。

  “早些年,村民们也尝试在地里种一些红薯、玉米等旱地作物,但由于挑水浇灌十分不便,种植收入也不高,慢慢的,耕地便逐渐荒芜了。”永宁镇大坝村党支部书记张智文向记者介绍说,自今年3月启动“旱改水”项目以来,大坝村将零散、低效的地块整合治理为连片、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生产的水田,户均新增水田可达8.23亩。同时,随着灌溉水渠、生产道、涵洞和人行便桥等设施的建成,也极大改善村土地生产条件和利用效率。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提高了,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项目工程进度已达90%,我们会进一步加强工程施工监管,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打下坚实基础,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据关岭自治县垚资土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罗昌林介绍,目前“旱改水”项目已覆盖关岭县7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建设规模9894.11亩。项目落成验收后,预计可在全县新增高标准水田面积7000余亩,1340余亩高标准农田,可发展水稻、甘蔗等种植,有效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也为机械化耕作带来了极大便利,从源头上帮助当地农户扩大种植、脱贫致富,加快关岭县脱贫摘帽步伐。

  据了解,作为绿色信贷支持贫困县扶贫开发的重要项目,贵州银行安顺分行今年已在关岭、平坝、紫云县投放信贷资金2.5亿元,满足土地复垦企业对耕地保护、占补平衡、旱改水、综合土地整治中涉及的复垦、拆迁、补偿等资金周转需要,为确保专项信贷资金真正用在项目上,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该行将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的监控和流程管理,形成支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强大投入合力,助力贫困县政府摘帽、群众脱贫,实现金融扶贫可持续发展。(谭飞芳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康馨月)


责任编辑:陈婷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