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城南社区: 党建引领社区文明提升

2019-07-19 10:16:15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作者:姚福进

紫云城南社区1

  紫云自治县松山街道办城南社区,属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新社区,该社区安置贫困群众3864人。社区自今年5月成立以来,立足党建引领,推进社区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突出党建引领 建立文明实践机制

  近日,记者走进城南社区,站在大门内往里看去,文化墙上醒目地写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城南社区在规划建设上,突出新时代文明社区应有的面貌;在创建中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把社区分为6个区域并分别成立党小组,选配出31名楼长,构建‘街道党工委、城南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党小组、楼栋长、社区居民’的党群联动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着力构建生活、生产、法治、文化新型融合社区。”松山街道办党工委书记刘明昌如是说。

  “感谢党的关怀!不仅让我们住进了县城,在政府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孩子也能进城读书了。”从猴场镇茶山村搬来的吴胜琴说,入住城南社区1个多月来,无论大小事只要有困难,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都会予以热情帮助。

  “城南社区在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过程中,采取定期开展安置点党员摸底排查,对安置点的党员信息进行全面采集,摸清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其家庭信息,实行台账管理。”刘明昌说,做到脱贫攻坚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让“走出老家”的党员找到“新家”,通过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凝心聚力带动父老乡亲艰苦奋斗、激情创业,助推乡村振兴,让搬迁党员的组织生活得以延续,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

紫云城南社区2

  突出文化氛围 提升文明实践内涵

  随后,记者在城南社区内转了一圈发现,一栋栋整齐划一的楼房墙面上写着“扶贫先扶志、致富感党恩,高高兴兴搬迁、踏踏实实创业”等标语;在社区健身活动场,几位带着小朋友的老人正在健身,话语间带有感恩的言辞和创业的梦想。

  记者留意到社区中央广场上的两个凉亭,一个凉亭的横标写着“感恩亭”三个大字,凉亭柱上写着党的惠民政策、思想路线等句子;另一个凉亭上横标写着“报恩亭”三个大字,凉亭柱上写着不甘落后、奋力开拓、拼搏进取等句子。

  “社区楼栋墙面上、广场凉亭上、宣传栏上的文字,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感党恩、要立志、要奋斗。”从四大寨乡茅草村搬迁入住城南社区的杨顺海说。

  随后,记者来到城南社区“乡愁馆”看到,锄头、犁具、钉耙、风簸……这是以往农村人们常用的生活用品和劳动工具,这些具有年代感的物件凝聚着群众的智慧,也承载着人们共同的历史记忆。

  “新环境多少让我有些不适应,干了一辈子的农活,让我常常想起老家,想起过去。”从大营镇联八村搬来的黄友云告诉记者,城南社区新建了一个“乡愁馆”,有空闲的时候,他都会来这里走一走、看一看。

  “社区群众来自不同乡镇,普遍文化水平较低;社区扎实开展‘文军扶贫’,以丰富搬迁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刘明昌说,针对不少搬迁群众对搬离偏远山村,对传统民俗和乡村生活的思恋,他们在城南社区建了一个乡愁馆,并以创新公共文化为服务载体,以“乡愁”为纽带,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此外,他们将在城南社区开设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居民文化品位,并定期举办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开展文明引导、移风易俗等,形成新型社区文明新风尚。

  突出服务功能 促进社区文明进步

  “自从搬迁入住城南社区后,每周都有党员干部来家走访,对我们需要帮助的问题进行登记;同时,要求我们讲文明、讲卫生、爱护公共设施、共同维护好社区环境等。”从四大寨乡落城村搬来的田仁富如是说。

  据悉,为确保服务群众有保障,城南社区建立“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帮扶制度,制作“连心卡”,为帮扶对象至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扎实推进安置群众帮扶后续工作。同时探索推行“党员亮身份,作承诺”制,在党员户住宅门口醒目位置统一悬挂“共产党员户”标志牌,唤醒党员先锋意识,为民服务意识。

  刘明昌告诉记者,为增强社区服务水平,社区通过设置事务管理、产业发展功能型党小组,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充分调动党员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形成党建共商、事务共管、难题共解、活动共办社区管理服务机制。

  “下一步,城南社区将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及儿童、老人健身娱乐设施,开设社区‘四点半学校’等,为搬迁群众提供多元化服务,以促进社区文明进步。”刘明昌说,正在建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将为社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满足社区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同时,组建城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党务、政务、卫健、教育、物管、社保等综合服务办事窗口,方便搬迁居民办理日常事务。(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


责任编辑:陈亮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