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虽然是周末,但镇宁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点民族文化产业街区巧手民族蜡染刺绣工艺坊的生产车间里却是热闹异常,只见总经理梁海兰正在指挥工人给青岛客户打包送货。“入夏以来,我们的订单不断,必须加班加点生产,我已经在公司吃住一个多月了,工人们更是吃住不离厂,楼上住房子,楼下挣票子。”梁海兰高兴地说。
梁海兰口中所说的工人是易地扶贫搬迁点的居民,他们从边远乡镇搬迁到镇宁锦宁小区后,就地就近就业,从农民变成了工人。来自马场镇的周敏是一名易地扶贫搬迁户,她告诉记者,在巧手民族蜡染刺绣工艺坊,她从一名不会蜡染、刺绣的农民经过上岗培训,变为一月能挣2000多元的熟练工人,而且这份工作她十分喜欢。
据悉,目前到公司来上班的工人每天都有30多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有14户,还有其他乡镇领原料到家里去做的有近40户。工人收入从几百元至3000元不等,去年公司年收入60余万元,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突破了80余万元。
梁海兰是一位“80后”,从小热爱民族文化的她内心一直有个心愿:将布依族产品卖到全国各地,为民族文化贡献一生。
为此,她长期致力于蜡染文化的传承,为留守妇女、在校大学生传授蜡染技艺。从2017年至今,她为2000余人次留守妇女、贫困户以及学生传受蜡染技艺,时长达1万多小时。此外,她勤学专研,以手中的蜡刀为画笔,一幅幅生动的图案经过绘画、染色、裁剪、缝制、漂洗,变成人们穿在身上具有古朴元素又带有时尚气息的美丽衣裳。她制作的成品收获好评无数,还先后在贵州省“巧手脱贫圆梦锦绣”比赛中获蜡染组三等奖、安顺市2019锦绣计划妇女民族特色手工技能大赛和文创产品大赛中获蜡染组一等奖等,蜡染制品更是远销国内外多个城市。
梁海兰告诉记者,将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是她一直想做的事,如今有“锦绣计划”这样好的政策支持,她将会在传帮带的道路上无偿传授蜡染技艺,为更多需要这份职业技能的人创造就业条件,让她们实现“巧手绘出幸福路”的人生价值。(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刘现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