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纳磨村:石山里的“绿色产业”

2019-08-22 22:07:09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虽秋已至,但8月的纳磨村却依然日晒如夏,阳光的照射加上近期雨水的丰足,让山地上的皇竹草格外茂盛,刚种下的花椒苗也的长势喜人。


  纳磨村位于关岭自治县岗乌镇,全村645户2120人,其中贫困户为214户1000人。该村以山地为主,土地破碎贫瘠,当地人总用“亩把平地都难见”来形容村里的情况,近半的贫困发生率以及恶劣的自然条件,让村里脱贫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

  “去年我们尝试种植生姜,虽然产量不错,但受到姜价的影响,产业扶贫的效果并不是特别显著。今年,我们了解到同镇多个村都建设了养牛村后,决定因地制宜发展皇竹草种植。”市教育局驻村第一书记桂勤辉向记者介绍到,在明确发展方向后,村合作社向县牛头公司无息贷款52.8万元,用于购买草种、流转土地和发放务工工资。“今年我们村要实现全脱贫,扶贫产业就要选择见效快、门槛低、有销路的产业,而皇竹草无疑完全符合这三个特点。”

  今年6月份,纳磨村600亩皇竹草进入收割期,只收割了部分饲草卖给镇上的养牛村,村合作社就赚了3万元。“一年可以收3茬,每茬每亩能够产4吨皇竹草,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如今,村里的贫困户看到合作社的皇竹草发展得有声有色,都主动拿自己为数不多的耕地来种植皇竹草,不仅能饲养自己喂养的牛,还能由合作社进行集中销售。”桂勤辉说道。

  除了郁郁葱葱的皇竹草,花椒种植也是该村的重要扶贫产业,在这一座座嶙峋的石山上,1000亩花椒示范基地如期完成。“这片花椒是由县林业局种植的,村里主要负责土地的流转和人员的务工,待3年花椒挂果后,就交由村集体管理。县林业局不仅为村里种植花椒,还对村民们进行花椒管护的培训。”岗乌镇副镇长、纳磨村脱贫攻坚指挥长熊丽告诉记者,为了扩大花椒的产业规模,在县林业局种植1000亩花椒后,村合作社积极申请扶贫项目发展资金以及退耕还林项目,又发展种植了2000亩花椒。

  “无论是皇竹草还是花椒,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助农增收,村合作社将通过务工、土地流转、产业分红来保障贫困群众的收益。”熊丽介绍到,村里很多群众常年在外务工,家中的土地闲置多年,村合作社主动对接,按照地每亩300元,荒山每亩30—70元的价格进行流转发展扶贫产业;同时,根据产业的不同务工的模式也不相同,割草、运草每天能够收入100元,而管护花椒,则是根据农户劳动力,来确定管护的亩数,每亩种植74株花椒,每株花椒管护费为3元;在产业分红上,皇竹草按“541”模式进行分红(贫困户50%,合作社40%,村集体10%),花椒按“721”模式进行分红(贫困户70%,合作社20%,村集体10%).

  结合纳磨村光照长的特点,利用石山荒坡来种草种花椒,长短产业结合发展,不仅让山坡变绿了,也让群众的荷包变鼓了。

  产业发展势头正盛,脱贫目标近在眼前。纳磨村的贫困户从最初的214户1000人锐减至29户119人,正式得力于扶贫干部全心全意为群众所思所考的付出。正如熊丽所言,她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今年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


责任编辑:陈婷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