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场乡:红军过处产业兴

2019-08-28 15:53:01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村庄新颜展,田间物产丰。8月22日,记者来到西秀区鸡场乡,行走在当年红军长征路过、宿营的的村庄,听着红军长征故事,看着村庄栋栋新楼、村外遍地农作物,不由感慨万千。

  1935年4月中旬,中央红军三、五军团长征途经西秀区鸡场乡,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也为当地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

Q1

  联兴村甘沟组是红三军团一部及红五军团进入鸡场乡的地方。在联兴村村民罗顺荣引导下,记者来到甘沟,这个村子由上院、下院两个寨子组成,一条甘沟河在两个寨子之间静静流淌着,五十来户人家靠着河边肥沃的百余亩农田和村口宽广的土地为生,世代传承。

  “当年,红军就是从那个山垭口进来的。”罗顺荣根据父辈的讲述慢慢回忆道。山垭口叫“井中关”,关隘那边就是杨武乡老凹坡村民组。“早上,200多人的红军队伍进村,下午,红军大部队就陆续过来了。听说是红军队伍行军路过,村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甘沟村下院寨子前,临河有一个旧水碾,过去是村民们碾米的重要设施,如今水碾已被电动打米机淘汰多年,碾槽还在,可碾房、水轮和石碾已损坏,让人无法想象当年水碾房里的忙碌场景。

  “听老人家讲,红军进村的时候,村里人正在水碾房排队碾米,大家听说路过的部队是红军,没有躲起来,而是回家烧苦茶给红军喝,拿出干粮送红军吃。”站在水碾盘上,罗顺荣说,尽管村民站在路两边送茶送粮,但红军纪律严明,为了不影响行军,只有少部分口渴的战士喝了水,村民的干粮一点都没有送出去。就这样,红军部队过了一天一夜,二三十户村民也在村口迎送了一天一夜。

Q4

  罗顺荣说,红军过去的第三天,国民党部队和地方保安团的人来了。村里人晓得这些人是来追堵红军的,因为害怕被抓去问话,村民们都躲了起来。等人走了,村民们出来一看,水碾房里正在碾着的米被国民党的人“抢”光了。“共产党的部队没有打搅老百姓,大家送去茶水都不多喝一口,但国民党的部队却作风败坏,拿走了老百姓的粮食。”罗顺荣感慨道。

  水碾沿河向西约50米有一座桥,叫甘沟平桥,一支红军部队当年过桥后沿朱官村进入鸡场街上,另一支红军部队从桥口直行过牛滚塘达到鸡场街上。看着桥下清澈的流水,罗顺荣继续讲述道,甘沟平桥原为两墩三孔石板桥,解放后,石板桥面破损严重,鸡场乡党委政府将桥改建为单孔平桥,还在桥上装了护栏,让这座“红军桥”得到了保护,也为村民出行、发展生产带来了便利。

  过了桥,走在甘沟村硬化的通组路上,等待秋收的农作物在一场阵雨散发着生机活力。烤烟、辣椒、生姜、稻谷、经果林,还有满山翠绿的茶树,都是该村近几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出的“产业果实”,回头望去,甘沟村四五十栋民房里,几间木架瓦房掩映在两三层已装修或新建的平房中,村子透着发展的新气象。

  吴朝向是甘沟村的致富能人,他给记者数了数他家的致富产业:2亩田种水稻、油菜,5亩地种李子,还养了3头黄牛,他说:“现在国家政策好,村民的日子都好过了。大家只要勤快,都能富起来。”

Q6

  回顾长征史,中央红军三、五军团在鸡场乡会合后,曾在鸡场乡街上、花寨、莲石堡、荡上堡等村寨宿营。

  “红军过境鸡场时一心为群众着想,打土豪、分浮财,区别对待开明绅士,深得老百姓支持和信任。”据鸡场乡中小小学党支部副书记程才贵介绍,红军长征时期,鸡场保公所保长杨子和在当地盘踞多年,利用职权横征暴敛,无恶不作,乡民十分痛恨他。许多贫苦群众纷纷向红军部队控诉杨子和的暴行,经调查核实,红军当晚破门抓获了正在家中“数大洋”的杨子和。第二天,在征询贫苦群众的意见后,红军在鸡场场坝召开公审大会,并将杨子和当场处决,将其家财分发给贫苦群众,为乡民们伸张了正义。

  根据父辈讲述,程才贵说,红军军纪严明,时刻密切联系群众,行军时不踩踏群众的庄稼,不无偿食用群众的食物,损坏东西都要照价赔偿。“当时,我家外婆家住进了红军,等红军走后,家里人外出躲避回来发现,米缸里的几升米没了,但缸底放了一些铜元,一家人心里马上明白了。”他说。

  鸡场乡花寨村当年仅有几户人家,部分红军夜宿该村。安化友家位于村子最后面的老房子还在,但已破败不堪,看不出任何当年红军留宿的痕迹。“听我家老爹讲,红军下午点进村,一些住在我家里,大部分在我家屋檐脚打地铺。炊事员在屋檐下的茅草伙房里做饭,一不小心失火了,茅草伙房烧着了,还烧到厢房的门板、柱头。第二天早上,红军刚出村就把失火责任人枪毙了。后来,我家老爹在神龛上发现红军用来赔偿损失的2个大洋。”安化友说。

Q5.png

  长征远去精神留,红军过处产业兴。几十年过去,鸡场乡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如今,在脱贫攻坚这一新的“长征路”上,该乡党委政府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带领广大群众攻坚克难战贫困、育产兴业拔穷根,乡村密布产业,群众增收脱贫。“硬仗”传来了捷报,新的征程又开启,心系群众、与民谋福的新长征发展之歌在当地山间田野不断唱响。

  发展农业产业是鸡场乡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关键所在。据鸡场乡副乡长童武介绍,近年来,该乡紧扣产业发展“八要素”、用活“五步工作法”,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掀起了农业产业发展新浪潮,打出产业发展“组合拳”:以五百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将4个覆盖三个贫困村、一个非贫困村的坝区划分为8个坝子,按照“1+N”产业布局模式,做大做强白茶这一长线产业,做实烤烟、辣椒、食用菌、生姜、中药材、精品水果、养殖等短线产业,加强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发展现代、循环农业。

Q3

  “现在,我们乡的主导产业茶产业迅速壮大,一个个荒山变成了老百姓的‘绿色银行’。1.2万余亩茶叶,1500余亩投产,产值达到近千万元。随着茶产业的发展,我们乡正在着力打造茶旅小镇,推动茶叶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加速乡村振兴,让红军长征故地的老百姓分享更多的产业发展果实,过上更加富美的新农村生活。”童武介绍道。(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吴学思 冯毓彬)


责任编辑:顾宇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