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临近,大街小巷 “安顺麻饼”售卖点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安顺麻饼”受市民青睐由来已久,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生产历史,因其风味独特、口感舒适、回味悠长,使之成为贵州传统名点之一、“安顺八大名吃”之一。由安顺百花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熙春”牌“安顺麻饼”系列产品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和地区,产品多次获省优、部优以及贵州省和全国食品工业名牌和优秀产品称号。
今年6月在巴西举行的第35届国际食品展期间,我市金刺梨产品深受巴西人民以及各国参展游客的青睐,不少人在品尝贵州云上刺梨花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果酒后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除“安顺麻饼”和金刺梨特色产品外,我市波波糖、茶叶等特色食品在省内外都享有较高的声誉。目前,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加工生产企业共有56家,农副食品加工业33家,食品制造业7家,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16家,这些龙头和重点企业正在引领我市食品产业发展。
为让特色食品产业进一步壮大,我市多举措引导企业发展,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增强内生动力。目前,我市特色食品行业的发展呈现向好向上的趋势。
转方式调结构 助推企业提质增效
特色食品企业小而散,生产设备落后,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壮大。为了打破这种瓶颈,我市强力推进传统食品企业转方式调结构。重点围绕“千企改造”,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现有特色产业和产品升级换代,使食品企业更多的依靠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取得竞争优势。
今年7月,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安顺市八大百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为抓手,加快推进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提质增效。围绕关岭牛、火龙果、紫云花猪、红芯薯、金刺梨、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优势产业推进精深加工企业建设,着力发展牛来香、百花串、薏仁米、波波糖、金刺梨、瀑布茶、朵贝茶、辣椒和鸡蛋干等一批省内外生态特色食品龙头企业及名牌产品,促进行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推动特色食品产业化带动、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
为进一步扶持特色食品企业,我市按照2019年省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要求,抓好2019年绿色发展基金和项目申报,积极组织县区开展特色食品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营销网络及平台建设、基地建设等项目申报。在省、市政策措施的推动下,部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抢抓契机,加大设备引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提升产品质量。
“这是我们新引进的蜂蜜浓缩设备,一个小时可生产至少5吨蜂蜜,比过去人工每天生产3吨的出产量来说,大大提高了效率。”8月26日,记者到贵州夜郎蜂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采访时,该公司总经理唐定指着厂房内新引进的蜂蜜浓缩设备向记者介绍,该套价值400万元的设备引进后,公司蜂蜜生产由过去的半自动变为了全自动,生产效率和质量都得以大大提高。
坐落于普定县的贵州夜郎蜂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蜜蜂养殖、蜂原料贸易、蜂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蜂业企业,也是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市级扶贫龙头企业,是全省唯一一家生产蜂胶保健品的企业。目前,生产的品种有蜂胶、蜂王浆、蜂蜜、蜂花粉、蜂蜜刺梨花等共计86个。
记者来到位于安顺市新航大道的贵州牛来香实业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于今年引进了自动切片机、自动炒锅、自动恒温烘烤箱等多台先进设备后,实现了食品生产加工从半自动化向全自动化的转变。
贵州牛来香实业有限公司主要以商品牛的屠宰、加工及销售为主,是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和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005年被国务院扶贫办确认为国家扶贫龙头企业,连续16年获“贵州省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先后被评为“贵州省食品工业优秀企业”、“贵州省先进企业”、“全国食品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等,2005年经国家农业部确认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机构和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
巧衔接优质量 特色产业助推脱贫
家住普定县马官镇金活村的孟兴贵目前是贵州夜郎蜂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主任,谈起从庄稼汉到车间主任身份的转变,孟兴贵感慨万千,“以前基本能维持温饱,一年收入七八千,现在月收入5000多元,是家门口的工厂让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贵州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之一,贵州夜郎蜂业科技有限公司积极融入大扶贫国家战略,在普定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依托中蜂养殖前景阔、销路广、生态好等优势,通过积极探索“(1+9)×10”(即:1名致富能手带9户贫困户,每户养10箱蜂)的扶贫帮扶模式。公司还通过聘用贫困人员成为公司的生产工人、销售人员、管理人员或将贫困户发展为公司产品原料的种植户等形式,既保障了企业生产需求,也让更多贫困户在公司生产发展的过程中脱贫致富。在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暨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夜郎蜂业科技有限公司被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评为“万企帮万村扶贫先进民营企业”。
食品安全大于天!随着人们食品需求逐渐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产品质量就成了企业的生命线。
为了使生产的产品更加优质安全,作为贵州省唯一一家出口蜂产品的出口企业,贵州夜郎蜂业科技有限公司更加注重产品质量,该公司进入厂房的过道里醒目地张贴着正确洗手的方法提示,还配有自动杀菌净手器。工人进入车间必须洗手杀菌,身着工作服、戴工作帽,车间实行无菌化生产。贵州牛来香实业有限公司于今年7月份新建了年产1000吨的牛肉制品新的生产线后,更加注重环保、节能和产品质量,目前吸引了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多家品牌前来考察和洽谈。该条线投入使用后,将给企业新增一个亿的销售收入,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税收600万元,解决农民工就业120人。该公司充分借助丰富的产业链,发展上游产业,共带动了当地肉牛养殖户,姜、辣椒、花椒等种植户增收超过1亿元。
特色食品工业上接一产,下接三产,辐射带动了区域内群众发展多项产业,带动他们增收致富,助力了全市脱贫攻坚。
强宣传重推广 “安顺特产”走出大山
今年7月,在2019中国(青岛)食品博览会上,贵州云上刺梨花金刺梨系列产品在“青岛市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消费扶贫特色产品展”安顺展区备受瞩目,受到四方宾客的热烈欢迎。该公司展出的系列产品尝寿果、花赐、刺梨白兰地、金刺梨饮料、金刺梨口服液、金刺梨糕点等特色产品,让前来观展的客人品尝到了安顺的味道。
为推动“安货出山”,让更多安顺特产食品走出安顺,我市多次组织生态特色食品企业参加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成都食博会等活动、广州中博会、贵州烹饪大赛、香港中博会、2019黔系列贵州品牌全球传播行动暨贵州100强品牌推选活动,以及2019年7月26日举行的贵阳工业产品博览会等 ,通过广泛参加各种展会活动,有效地宣传推介了安顺企业及其产品,增强企业品牌建设意识,提升企业产品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增强特色食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扶持催生一批中小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为做好特色轻工业产品线上推广工作,提升产品知名度和企业销售额。我市积极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确定有效拳头产品。指导西秀区在电商市场中提升产品竞争力,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骨干电商品牌,全力推进“一区一标”、“一镇一品”、“一村一店”建设,打造西秀区电商“虹山湖”商标,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助推全市农特产品“黔货出山”。积极营造电商运营氛围,支持县区在重要的节庆日举办电商活动,如在双十一、双十二举办电商节,在年底举办电商年货节等活动来营销和营造电商氛围,提升产品知名度,提高企业对电商的认识,让广大群众感受电商带来的红利和电商发展的成果。同时加大市场主体的培育力度,进一步支持电商龙头企业立足自身业务,推动其与第三方电商平台及上游应用企业的业务衔接,形成一批电商服务骨干企业。(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李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