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金刺梨大量丰收上市时节,走进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几千亩金刺梨基地一片金黄,工人们正忙着将个大、肉肥的金刺梨采摘入库。
村民刘丽江戴着手套,拿起剪子,麻利地剪下一串串金刺梨,她笑哈哈地说:“瞧瞧,我们这刺梨个头多大。”刘丽江和其他十多位村民在家门口“上班”,每采摘一斤金刺梨收入0.5元,每天可采摘300多斤,务工费150多元。
据了解,大坝村牢牢把握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以金刺梨为主导产业,推进500亩以上坝区精品水果种植,通过统一培训、统一标准,不但让村民学会了种,还让村民学会了如何才能种得好。目前,大坝村金刺梨种植已成为西秀区打造的统一化、规模化、高品质化的刺梨种植基地。
同时,大坝村还把坝区经济和当地群众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统一技术管控后,让村民自行流转种植面积,形成了“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脱贫攻坚格局,让群众成为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管理者。
村民吴根伍通过村里的产业发展集体培训后,在2016年与村里签订了20亩刺梨地的流转协议,今年他家的刺梨迎来了丰收。
“今天我们采摘的大果直径2.5厘米,批发价3元一斤,我种植的20亩金刺梨,每亩产量2000斤,今年可以收入12万元。”吴根伍卖力采摘着果大的刺梨,笑得合不拢嘴。
在刺梨基地旁边,大坝村里搭起了刺梨的临时收购点,村民只需按照收购标准,将高规格、高质量的刺梨打包好,收购点以3元每斤的价格统一收购。
大坝村驻村第一书记丁凯说:“大坝村坝区金刺梨种植面积5000亩,我们秉承精品打造,精细化管理,刺梨基地已经连续两年获得有机转换证,按今年的投产面积来计算,预计产值800多万元。”
近年来,大坝村按照农业产业化标准,在500亩以上坝区发展高品质金刺梨,助推全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内在动力,带动农民就业。目前,大坝村金刺梨产业带动全村360户1603人种植,人均收入达万元以上。(伍巧玲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吴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