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清晨,在薄雾笼罩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校园里,学生们已经做完早锻炼,开始了新的一天。轻雾散去,太阳初升,高一年级“胶州班”的同学们提前进入实验室,静候着山东省胶州市老师的实验课。
“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解一下匀变速运动实验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物理老师徐光先正在给高一年级学生上“匀变速运动”物理实验课,只见他耐心地指导着学生,细致地进行着讲解。许可同学正在与几位同学研究实验细节,她告诉记者,上徐老师的课很有趣,让我们在轻松的实验中掌握知识,提升动手能力,手脑并用。
据了解,自2016年起,胶州市每年专门派出一支由9名全科老师组成的支教团队,以年为周期扎根镇宁山区学校,开展胶州教育“组团式”帮扶。目前已派出27名教师,镇宁民族中学第一届“胶州班”已于2019年6月毕业,教学取得了显著效果。
政治老师韩瑞瑜今年9月来到镇宁民中,对于两地的差异化生活,他已经适应了并入乡随俗,在“胶州班”教学中,老师们着重加强师生交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们会利用课堂上,课间,晚自习辅导时间跟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愿意接近老师了,老师的教育教学就会水到渠成。”韩瑞瑜老师介绍道。
与此同时,教学中注重基础教育,调整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老师们发现基础年级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有些应该在初中掌握的知识许多同学都是“空档”,我们便放低起点,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抓起,调整我们的教学策略。同时推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放慢进度,耐心讲解,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徐光先老师给记者介绍“胶州班”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老师们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两周一次的班级协调会,老师们为“胶州班”学生制定习惯培养计划:从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检测、反思,落实等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在老师的监督下逐一跟踪落实,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为将来高考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除了严格要求学生,老师们也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集体备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主动承担学科组内交流课、示范课任务。交流中认真聆听民族中学老师的发言,并提出自己的看法,遇到教学上的难题也主动请教民族中学的老师,在相互交流中双方老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建立起了两地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
早在2015年,借助青岛对口帮扶安顺的良机,镇宁教科局与胶州市教体局结成了帮扶对子,与胶州12所中小学结对子,不定期派骨干教师到胶州“取经”。
“刚开始,镇宁民中思考的方法是想让学生到胶州异地学习,考虑到学生管理方面的难处,后来与胶州学校商量,胶州干脆派固定教师团队到学校帮扶支教,太让我们感动了。”谈到镇宁民族中学成立“胶州班”的事,校长张东良心怀感激。胶州市从2016年9月起,专门派出了一支由9名老师组成的教师团队,固定一年时间为山区学校支教。
为了充分发挥胶州支教老师的教学资源优势,镇宁民中专门挑选成绩最好的40名高中学生成立“胶州班",由支教的老师担任“胶州班"所有课程。“成立胶州班,就是为借助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学生成绩,打造镇宁民中的教育品牌。”张东良坦诚告诉记者,成立“胶州班”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一批好学生,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教学交流,带动一批好的教师,树立一张响当当的“教育名片”。
毕业于西南大学的魏振老师主动从胶州申请来到镇宁民中支教。作为一名90后女教师,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一呆就是一年多,一年的支教时间到时,她依然选择再继续支教一年。在魏振看来,不管在山东还是在贵州,作为老师,都是教书育人,能为山区的学生多付出一点,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来自胶州第一中学的教务处主任王世学,到镇宁民中担任挂职副校长兼"胶州班”的地理老师。“胶州市非常重视镇宁的支教工作,教师出行时胶州市长亲自到场送行,我们是带着重要任务来的。我们不能只教好一门课,更要带好一个科。”王世学说道。
此外,在支教工作中,胶州支教团队还会经常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教研活动,与镇宁民中本校的教师研究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宣传新的教学理念,探讨怎么上好示范课,指导本地教师教学改革,如何提高学生成绩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等等。镇宁民中的孙文跃老师颇有感触地说。
“胶州的支教老师走了一批又新来一批,他们用心用情毫无计较地支持着镇宁教育事业,他们的敬业精神真的让我感动。”校长张东良被老师们的精神所感动。“在胶州班,我不仅成绩提高了,还学到一套好的学习方法,让我形成了善于总结的学习习惯。"学生许可高兴地说。
镇宁民中与胶州一中、胶州实验中学的对口帮扶,开启了教育帮扶新模式,打造出了组团式教育新样板。自2016年9月起,胶州市教育系统每年派出9名资深教师组团支教,目前巳经派出27位老师。通过优质资源的引进和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的植入,“胶州班”成绩大幅提升,从最好成绩排名全市2000名的同学到如今有5名进入全市前200名的好成绩。2017年、2018年安顺市人民政府、镇宁自治县人民政府分别授予18名支教老师“优秀支教教师”的荣誉称号。“支教老师不仅仅让学生成绩有提升,更重要的是为学校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这种活力包括教师们的教学精神面貌,学生们的学习自信与学习态度变化。”校长张东良很有感触地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胶州市的支教老师,一批一批的来扎根山区,就像春天山坳里的百合花开遍乡野,他们用真情书写着“民族相亲,一家有爱”的动人故事。(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刘现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