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自治县松山街道办城南社区,属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新社区。今年5月,自搬迁群众入住城南社区以来,松山街道办城南社区以“就业”为抓手,持续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群众就业扶持力度,引进佳宏鞋业和苗岭刺绣入驻社区就业楼,建成两个扶贫车间,有效解决了搬迁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
11月1日,记者走进紫云城南社区的鞋业扶贫车间,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技术师傅谭博林正手把手的指导新进人员操作针车。
“我们城南社区鞋业扶贫车间是猫营工业园区佳宏鞋业公司(产品远销欧美市场)的分厂,现有85名工人,其中,70名工人都是城南社区的贫困群众。大家在这里的工作都不是很难,普通的工种干几天就熟悉了,但操作针车这种细致活路至少要练习1个月才能熟练操作。”谭博林说,工人能熟练操作针车不仅要靠师傅认真带,还得靠自己努力学。操作针车、平车等带有技术含量的工人每月拿计件薪酬,月工资在3500至5000元。其他普通工种拿计时薪酬,每天工作8.5小时有80元。
“我家原来住在紫云猴场镇茶山村,之前从未接触过针车,在师傅的指导下,经过两周的练习,我已经勉强可以操作了,但还不够熟练,操作起来比较慢。”练习针车的吴胜琴说,党的扶贫政策太好了,不仅让她们住进了新房,还可以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就业,生活比过去好了很多。
离开鞋业扶贫车间,记者来到了苗岭山花刺绣扶贫车间,车间里有的工人在利用传统织布工具织布,有的工人在利用简易工具纺线,有的工人在操作缝纫机制作民族衣物和民族挂件饰品。
“目前,苗岭山花刺绣城南社区扶贫车间有56名工人,她们都是搬迁入住城南社区本身就会刺绣技艺的苗族、布依族妇女。”苗岭山花刺绣扶贫车间负责人吴光琼说,在苗岭山花刺绣扶贫车间干活的妇女,大多是中老年人,她们早上把孙子或孩子送到学校后,就来车间上班。到放学时间,她们又去接孙子或孩子回家,赚钱与照顾孩子两不误。
“苗岭山花刺绣生产的产品包括民族服饰、民族手工饰品,销售市场有零售和订单加工两种,零售主要是本地市场,订单加工主要销往浙江、上海、深圳等国内城市,有的订单还销售到韩国市场。”吴光琼告诉记者,他们的订单比较多,所以对工人都是当天结账,既能解决贫困妇女的经济困难,又能激发妇女的工作积极性。
“半个多月来,我每天都来这里上班,最高拿过150元一天,一天拿60元算是最低的了。”正在刺绣车间干活的韦光英对记者说道,她们从小就喜欢刺绣,没想到搬迁到县城后,还能依靠自己熟悉的刺绣技艺赚钱。
“下一步,松山街道办将继续引进其他企业入驻城南社区就业楼,给搬迁贫困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搬迁群众有稳定的就业,实现‘搬进来、稳得住、能致富’。” 松山街道办党工委书记李武伟说到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信心满满。(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