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服务”解难题】——平坝高田村学懂做实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系列报道之三

2019-11-07 10:34:47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作者:范成荣 伍水清 陈斌

  “现在什么都不愁,技术有人教,务工每天有钱进,年底有分红!”10月15日,在位于平坝区天龙镇的高标准蔬菜基地里,村民杨光丽娴熟利落地将蔬菜育苗托盘上的莴笋苗进行移栽,十五分钟就可以移栽完一盘莴笋苗,按计件算,光是工资收入一天就有100元。

  “不要小看这个简单的移栽过程,里面学问大得很,比如每一株苗的间距、行距都有讲究,都关系着莴笋能否充分吸收养分和接受光照……”说起蔬菜种植技术,杨光丽头头是道,她说,这都是她“师傅”的功劳。


技术跟踪产业兴

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里长势喜人的甘蓝

  2018年底,市、区两级政府引进贵阳农投公司,规划建设了安顺高标准蔬菜基地,处于蔬菜基地核心区的高田村迎来了发展机遇,对于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高田村党总支书记朱高学认为:“高田村处于坝区,村民有一定的种植经验,但要把握住机遇,还需要掌握种植蔬菜的新技术。”

  今年4月,高标准蔬菜基地种植了生菜、甘蓝、西兰花等蔬菜。由贵阳农投公司安排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服务,手把手、面对面的指导村民如何种植。杨光丽口中的“师傅”,正是贵阳农投公司的技术员田景炎。“大家好,我就好,蔬菜好,村子发展就好。”田景炎说,作为技术员,自己的工作就是照顾好蔬菜,任务就是培养农民成为真正的技术工人”。

平整好土地的高标准蔬菜基地

  谈起田景炎,杨光丽满是感激。“就拿正在移栽的莴笋苗来说,从平地、覆膜到育苗,再到移栽的每一个技术环节,田技术员都手把手的教。”

  “田技术员吃在基地、住在基地,时刻盯着基地,正是有他在,农民才没在技术上吃亏。”朱高学对田景炎赞不绝口。

  杨光丽积极参加每一次技术培训,谈及去年秋季区农业部门邀请省著名蔬菜专家李桂莲“培训进村”的情景,依然难掩兴奋。“热闹很,100多人参加,地坎边都站满了人,我们都围着李老师请教蔬菜的播种育苗、施肥管理、病虫防治等实用知识。”

  “加强技术服务,帮助农村做大产业,是我们基层政府推动产业革命的重要工作。技术服务上,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积极联系,开办种植、养殖、技工和服务等各种专业知识的培训,并在培训后发放一定的‘结业证’,农民持证上岗,成为产业工人。”平坝区天龙镇党委书记龙海斌说,天龙镇还依托天地和生态农业发展公司和贵阳农投公司,面向高田村及周边村寨,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从区级层面推动对高田村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平坝区副区长李隆最有发言权。他说,为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向纵深发展,平坝区紧扣产业发展“八要素”,以“技术服务”破解农业产业发展难题。派遣技术人员到基层,上门为群众提供各种技术服务,用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确保每一位农户都能掌握实用技能,并运用到农业生产中。

  龙头企业提供一线技术服务,政府技术服务也前移到田间地头,村民再也不愁“种不好”,发展底气越来越足,发展信心也越来越足。


专家护航底气足

省著名蔬菜专家李桂莲到高田村进行蔬菜种植技术指导

  提起余永超,高田村的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去年我们村开始流转土地发展蔬菜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力去种菜,我们不懂现在的技术,余永超就教我们。”忙完莴笋苗移栽,马上又要进行移栽数量统计的杨光丽告诉记者。

  杨光丽口中的余永超,是平坝区农业农村局农艺师。

  作为一名农技员,技术推广是本行。“高田村在种植结构调整中,将蔬菜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余永超介绍,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至关重要,技术指导稍有闪失,现场服务稍不到位,都会影响产业发展,影响农民发展产业的信心。


高田村三七种植基地

  近年来,高田村除重点发展了1500亩蔬菜,还结合实际,发展了茶叶、中药材及食用菌等八大产业。“我们的每一项产业,都离不开以余永超农艺师为代表的区农业部门专家的服务保障。”谈起高田村的产业发展,朱高学满是感激。

  “2016年,平坝区全面组织农业专家精准服务脱贫攻坚,我来到高田,为村民们发展辣椒、白菜等蔬菜产业提供技术服务。三年来,村民种植经验不断丰富,有的成为了蔬菜基地的业务骨干,有的担任了种植小组的领班,我内心高兴呀!”谈起三年来的成绩,余永超满是欣慰。

  余永超仅仅是高田村依托专家护航,推动产业革命向纵深发展的一个例子。高田村在发展产业和培养农业人才时,还积极争取省农科院技术专家丁映、杨珍和夏锦慧的帮助,依托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的技术资源,加强了村里“三农”干部的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

  今年以来,随着安顺高标准蔬菜基地的全面建设,高田村的农业产业吸收了来自政府和龙头企业的专业能量,运用现代科技提升了产业效率。各级政府组织了农技服务专家220余人次,在高田村面对面开展技术服务3000人次,最大限度为高田村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服务,破解了高田村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


科技进田效益高

高标准蔬菜喷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

  “过去的高田,农村群众外出务工,在家的劳动力多是老弱,劳动力短缺、成本高,不专业的作业还让劳动效果不理想。”朱高学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机械化、规模化、技术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便成了产业发展的“第一选择”。

  “今年以来,应用喷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高田村1500亩的蔬菜,我们节约成本近100万元。”日前,在高田村蔬菜基地看着长势喜人的豌豆尖,蔬菜基地负责人陈华川高兴地对记者说。

  今年初,高田村1500余亩的蔬菜基地里一次性安装了价值1700万元的喷滴灌设备,全面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节肥、省工效果明显。陈华川介绍,蔬菜的传统种植方法,每亩需要用水近400立方米,水肥一体化技术每亩只需用水180立方米;追肥量也较之前减少了三分之一,自动化灌滴溉系统,也能够大大降低人工成本。

  “蔬菜基地全面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只是我们加强技术服务,提高生产效率的一个内容。”朱高学说,除此之外,高田村还推进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据朱高学介绍,结合高标准蔬菜基地的发展需求,高田村组织了60余名村民成立了高田村农机专业合作社,专业为蔬菜基地提供农机服务,为实现高田村及周边村寨农业产业发展的“高标准”提供有力支撑。

  “我打的是两份工,不仅要驾驶拖拉机平整土地,还要运送蔬菜秧苗,一个月可以领到近4000元的工资。”在蔬菜基地,准备开动三轮车运送莴笋苗的温志友介绍,他家的三亩地都入股到了蔬菜基地,自己也学会了驾驶农用拖拉机,现在两个月的收入都赶上了以前一年的收入。


高田村生态渔业基地

  从基地开始建设就到基地务工的温志友和杨光丽一样,都是蔬菜基地里最早一批的产业工人,不仅学会了技术,还成为了全村务工人员中的骨干力量。

  “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推进生产的机械化仅仅是我们科技进田的一方面内容,我们还持续加大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普及推广力度,在高田村强化现代种业、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配套技术服务,运用先进技术去帮助高田村在发展产业上实现提高效率。”李隆介绍,平坝区积极围绕高田村农户们能种、会种、种得好的目标,全方位、多层面的开展了各项技术服务。

  平坝区各级部门对高田村的技术服务和高田村对科学技术的主动运用,真正让高田村“长”出了一个又一个高效的致富产业,不仅实现了自身发展,还培育和带出了一批新型农民。

  有了技术跟踪、专家护航和科技进田,在高田村的高标准蔬菜基地,蔬菜长势喜人;中药材种植基地,三七枝繁叶茂;高山云雾茶种植基地,茶苗茁壮;生态渔业基地,鱼肥水美……一个个基地的建成,一项项产业的兴起,让高田村广大村民脸上洋溢起了幸福的笑容。

责任编辑:顾宇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