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青塘村:践初心担使命 党建引进助脱贫

2019-11-18 15:39:02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作者:姚福进

  深秋暖阳照,脱贫路上步履铿锵。11月4日,记者走进紫云自治县板当镇青塘村,村委办公楼上播放着宣传国家扶贫政策、感党恩、听党话之意的民族山歌。

  今秋以来,青塘村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党领导干部“三下层”、帮扶干部“三到家”行动,并借助民族山歌宣传党好政策、好举措等,突出党建引领,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并区取得了明显效果。

1

  在村委会办公楼会议室,省委军民融合办派驻青塘村第一书记林能元正召集全村党员干部及脱贫攻坚前沿作战队队员,学习贯彻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并对本周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自从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青塘村党支部认真持续抓好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并坚持把学习上级相关政策精神作为脱贫攻坚前沿作战队网格工作部署会的“第一议题”,重点对照脱贫攻坚工作查找不足、补齐短板。针对行走不便老党员和外出务工党员,青塘村党支部通过送学上门和党员微信群传送学习资料,引导其认真开展学习教育,学到技能,早日惠村参与家乡建设。同时,坚持自己找、上级点、群众提相结合,深刻检视工作中特别是脱贫攻坚方面存在的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列出问题情况,逐项整改落实,努力在主题教育中趟出一条“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突出主体、多元共生”的青塘村发展新路。

2

  记者在村办公楼前的鱼塘处看到,饲养员王大章将一把把菌草放入鱼塘,成群的鱼儿相拥而来吃食菌草。鱼塘边整齐地摆放着菌草加工而成的青储饲料。

  “我们把割来的菌草捆绑成小把后,丢人鱼塘供鱼儿吃食,鱼儿把菌草吃得只剩草‘骨头’了后,把草‘骨头’捞起来,再投放新鲜的菌草。”王大章如是说。

  “青塘村建有两个鱼塘,共11亩,养殖生态鱼15吨。”林能元说,今年,全村种植见效快的菌草947亩,菌草主要用于加工青储饲料和养鱼,菌草割了又长,一年可收割3至4季,鱼塘边堆放的青储饲料是刚收割的菌草加工装袋后,暂时堆放在鱼塘边的空地上,待客户来装运。

  随后,林能元来到青塘村何家宝组,见贫困户韦昌学正在犁地,便走到地里与之交谈,对韦昌学患病儿子的病情进行详细了解。

  韦昌学夫妇都是残疾人,但夫妻两勤奋爱老,养有一头耕牛,种植的农庄稼能解决吃饭问题。

  “有什么困难直接与我联系,想办法把儿子的病治好。”林能元对韦昌学说。

3

  在何家宝组的一块坡地上,10多名工人正在加紧修建鸡棚,林能元说:“今冬,青塘村计划建设生态鸡棚21个,养殖生态鸡2万羽;目前,已建成4个鸡棚,本周将投放鸡苗,本月完成其余鸡棚的建设,12月初完成全部鸡棚的鸡苗投放。”

  “为推动全村基础实施建设和扶贫产业的发展,青塘村成立了‘四有’党小组,采取‘党小组’各负其责的方式来推动扶贫工作。”林能元说,同时,青塘村成立了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混合经济型合作社,引导村民特别是贫困农户,以土地、资金等形式入股合作社,统一管理分散的种养殖农户,帮助群众通过土地流转“获租金”、资金入股“变股金”、就近就业“挣薪金”,让贫困农户走上“三金”道路,实现抱团发展、稳步脱贫致富。

  “我从去年就开始来村这里养鱼,每天的工作就是割菌草喂鱼和看管鱼塘,每月固定薪酬2200元。”王大章说,像我们这70多岁的老人,在做点手上活路,每月能有这笔稳定的收入感觉很好。

  据了解,与王大章一样,在村合作社做活路,每月有固定收入的贫困村民有15人。

  “今年,青塘村发展生态鱼、跑山猪、生态鸡、菌草、食用菌等扶贫产业。”林能元说,依托村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党支部积极宣传动员,通过“1+N”扶持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带动村民发展“家庭农场”。同时,推动把党小组建立在产业项目上,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形成产业发展良性循环。(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


责任编辑:胡晓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